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 | 第20-27页 |
2.1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2页 |
2.1.1 延安时期 | 第20页 |
2.1.2 毛泽东教育思想 | 第20-21页 |
2.1.3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 | 第21-22页 |
2.2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成因 | 第22-27页 |
2.2.1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2.2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| 第23-26页 |
2.2.3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条件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27-42页 |
3.1 教育的价值取向 | 第27-31页 |
3.1.1 文化教育与政治、经济的关系 | 第27-29页 |
3.1.2 “民族的”价值取向 | 第29-30页 |
3.1.3 “科学的”价值取向 | 第30页 |
3.1.4 “大众的”价值取向 | 第30-31页 |
3.2 教育内容 | 第31-37页 |
3.2.1 思想政治教育 | 第32-35页 |
3.2.2 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| 第35-37页 |
3.3 教育方式 | 第37-42页 |
3.3.1 延安整风教育 | 第37-39页 |
3.3.2 加强干部教育 | 第39-40页 |
3.3.3 开展社会教育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特点、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| 第42-51页 |
4.1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特点 | 第42-44页 |
4.1.1 革命性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的主要特征 | 第42-43页 |
4.1.2 科学性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础 | 第43页 |
4.1.3 群众性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灵魂所在 | 第43-44页 |
4.2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| 第44-46页 |
4.2.1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教育思想步入成熟的重要时期 | 第44-45页 |
4.2.2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理论 | 第45-46页 |
4.3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| 第46-48页 |
4.3.1 为中国革命的进行培养了大批干部 | 第46-47页 |
4.3.2 提高了广大革命民众的基本素质 | 第47页 |
4.3.3 推动了延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| 第47-48页 |
4.4 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| 第48-51页 |
4.4.1 充分认识新常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| 第48页 |
4.4.2 坚持强调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| 第48-49页 |
4.4.3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