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

文学教育视域下的郭沬若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4页
第1章 郭沫若文学教育家身份的确证第14-18页
    1.1 文学教育的概念、内涵与发展第14-16页
    1.2 作为文学教育家的郭沫若第16-18页
第2章 郭沫若接受的文学教育第18-38页
    2.1 学校文学教育第18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统私塾与新式学校内的知识积累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留学海外所获得的科学品格与文化人格第24-27页
    2.2 家庭文学教育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优劣并举——郭沫若父母的文学启蒙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旧学与新知的双重启发——郭开文的文学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2.3 以阅读为体验的自我文学教育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郭沫若的阅读喜好与总类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阅读体验的教育效果第35-38页
第3章 郭沫若从事的文学教育第38-56页
    3.1 社团活动、报刊编辑与文学教育的二元互动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社团活动和报刊编辑实践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“创造社时期”文学教育的成功与偏颇第41-44页
    3.2 独特文学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通信交友,专注培养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作序题跋,评点结合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语文教材中的郭沫若第47-49页
    3.3 高校任教与文学教育改革的双重体验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作为文学教师的郭沫若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建国后文学教育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第52-56页
结语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949年前后《白毛女》的接受传播研究
下一篇:曹魏四言诗的经典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