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材料论文--其他特种材料论文

基于拉压不同模量理论功能梯度梁的解析解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必要性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拉压不同模量解析解的研究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2-15页
    1.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存在的问题第15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8页
2 基本理论第18-26页
    2.1 拉压不同模量弹性理论基本概念与假定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本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拉压不同弹性模量理论的基本假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不同模量材料矩阵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不同模量弹性理论的本构方程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功能梯度材料基本理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功能梯度材料复合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功能梯度材料性能确定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3 纯弯情形下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梁的解析解第26-38页
    3.1 一维问题纯弯曲解答第26-29页
    3.2 二维问题纯弯曲解答第29-34页
    3.3 纯弯情形下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梁的讨论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一维问题解答和二维问题解答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平截面假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浅梁情况下用一维问题解答的可行性第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4 横力弯曲情形下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梁的解析解第38-60页
    4.1 基于KIRCHHOFF假设的拉压分区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关于剪应力对中性层位置无贡献的假设及证明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Kirchhoff假设及拉压不同模量薄板弯曲问题的力学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中性层的确定以及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0-41页
    4.2 端部受剪力作用情况下第41-48页
    4.3 均布荷载作用情况下第48-5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0-86页
    5.1 中性层的确定第60-62页
    5.2 不同模量功能梯度梁与功能梯度梁的比较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5.3 引入不同模量对功能梯度梁影响的分析第65-72页
    5.4 考虑拉压不同模量对功能梯度梁位移的影响第72-75页
    5.5 MARC建模与弹性力学解的对比分析第75-85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6 结论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6.1 本文主要的结论与创新性内容第86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86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6页
附录第96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吸收式制冷机组取水系统特性研究与运行优化
下一篇:竖向荷载下板柱内节点冲切承载力与变形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