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虚假广告的法律内涵 | 第11-17页 |
(一) 广告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虚假广告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2-15页 |
1. 虚假广告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2. 虚假广告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(三)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| 第15-17页 |
1. 虚伪不实的广告 | 第15-16页 |
2. 引人误解的广告 | 第16-17页 |
二、虚假广告的认定标准 | 第17-22页 |
(一) 《广告法》虚假广告认定标准评析 | 第18-19页 |
(二) 引人误解广告认定标准的国外立法比较 | 第19-21页 |
(三) 引人误解的认定标准 | 第21-22页 |
三、我国虚假广告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22-27页 |
(一) 虚假广告的现状 | 第22-24页 |
1. 食品、保健品虚假广告成灾 | 第23页 |
2. 药品、医疗广告违规夸大 | 第23页 |
3. 印刷品小广告泛滥街头 | 第23-24页 |
4. 网络、电视购物诈骗广告异军突起 | 第24页 |
(二) 虚假广告的成因分析 | 第24-27页 |
1. 虚假广告本身的暴利驱使 | 第24-25页 |
2. 广告立法的不完善 | 第25页 |
3. 广告审查制度不严 | 第25-26页 |
4. 广告行业自律不发达、社会监督不够 | 第26-27页 |
四、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完善建议 | 第27-33页 |
(一) 建立统一协调的广告立法体系 | 第27-29页 |
1. 明确虚假广告的法定概念及判定标准 | 第27页 |
2. 扩大广告法的适用范围 | 第27-28页 |
3. 建立健全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| 第28-29页 |
(二) 完善广告的行政审查机制 | 第29-30页 |
1.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及扩大事前审查范围 | 第29页 |
2. 建立第三方独立广告审查制度 | 第29-30页 |
(三) 完善广告行业自律和强化社会监督 | 第30-33页 |
1. 完善广告行业自律 | 第30-31页 |
2. 强化社会监督 | 第31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