锰结核中有价元素提取的基础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概述 | 第12页 |
1.2 锰矿石 | 第12页 |
1.3 主要的几种锰化合物及其用途 | 第12-14页 |
1.4 碳酸锰的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5 碳酸锰的制备 | 第15-17页 |
1.5.1 沉淀法 | 第15-16页 |
1.5.2 乳液法 | 第16页 |
1.5.3 水热法 | 第16页 |
1.5.4 氧化还原法 | 第16-17页 |
1.6 锰浸取工艺及进展 | 第17-21页 |
1.6.1 无机类还原剂 | 第17-19页 |
1.6.2 有机类还原剂 | 第19-21页 |
1.6.3 微生物还原剂 | 第21页 |
1.7 银的概述及其浸取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7.1 银的性质 | 第21页 |
1.7.2 银的用途 | 第21-22页 |
1.7.3 银的浸取 | 第22-24页 |
1.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24-26页 |
1.8.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8.2 本论文的主要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| 第26-36页 |
2.1 实验仪器、原料和试剂 | 第26-28页 |
2.1.1 实验所用设备及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1.2 实验原料 | 第27页 |
2.1.3 实验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2 工艺流程图 | 第28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3.1 硫酸浸出锰的实验方法 | 第28页 |
2.3.2 铁锰水解分离的实验方法 | 第28页 |
2.3.3 硫化净化浸取液的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3.4 碳酸锰制备的实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3.5 氯化钠浸取银的实验方法 | 第30页 |
2.4 实验分析方法 | 第30-36页 |
2.4.1 锰含量的分析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4.2 铁含量的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4.3 银含量的分析方法 | 第32-36页 |
第三章 铁锰结核中锰的浸取试验研究 | 第36-42页 |
3.1 试验原理 | 第36页 |
3.2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1页 |
3.2.1 硫铁矿用量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2.2 硫酸用量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2.3 浸取温度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2.4 浸取时间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2.5 液固比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6 搅拌速率对锰浸取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锰浸出液的净化及碳酸锰的制备 | 第42-54页 |
4.1 锰浸出液中铁锰分离的试验研究 | 第42-45页 |
4.1.1 分离试验预处理 | 第42-43页 |
4.1.2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4.2 锰浸出液的硫化沉淀净化试验研究 | 第45-47页 |
4.2.1 概述 | 第45-46页 |
4.2.2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7页 |
4.3 溶液pH对制备碳酸锰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 碳酸锰产品的表征 | 第48-52页 |
4.4.1 碳酸锰产品各元素含量 | 第49页 |
4.4.2 碳酸锰扫描电镜图 | 第49-50页 |
4.4.3 粒度及分布表征 | 第50-51页 |
4.4.4 碳酸锰产品表面元素能谱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铁锰结核中锰的浸取动力学研究 | 第54-60页 |
5.1 浸取过程理论分析 | 第54页 |
5.2 试验方法 | 第54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9页 |
5.3.1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5.3.2 反应浓度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铁锰矿中银的浸取试验研究 | 第60-66页 |
6.1 概述 | 第60页 |
6.2 实验原理与方法 | 第60页 |
6.3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5页 |
6.3.1 氯化钠浓度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1页 |
6.3.2 反应时间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6.3.3 反应温度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6.3.4 搅拌速率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6.3.5 液固比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4页 |
6.3.6 盐酸加入量对银浸取率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6-68页 |
7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7.2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