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其他发酵工业论文

高产无色素普鲁兰多糖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引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0页
    1.2 茁芽短梗霉的特性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物学地位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形态特征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黑色素的产生第12页
    1.3 普鲁兰多糖的性质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分子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物理及化学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普鲁兰多糖的合成机制第14页
    1.5 普鲁兰多糖生产的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菌种选育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培养基成分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培养条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下游处理第18-19页
    1.6 普鲁兰多糖的应用进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食品行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医药行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其他行业第20-21页
    1.7 普鲁兰生产问题第21页
    1.8 本文研究意义与方法第21-22页
第2章 出发菌株的分离及鉴定第22-32页
    2.1 仪器与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材料与试剂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与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真菌的分离及纯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18S rDNA的克隆及测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18S rDNA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真菌发酵产物的提取及定性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菌种保藏第26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真菌的分离及纯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18S rDNA的克隆及测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18S rDNA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真菌发酵产物的提取及定性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出发菌株的复合诱变第32-43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与试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仪器与设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复合诱变条件的优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复合诱变步骤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遗传稳定性实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菌落与细胞形态比较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产普鲁兰多糖比较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分析方法第35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复合诱变条件的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复合诱变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遗传稳定性实验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菌落与细胞形态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产普鲁兰多糖比较第40-41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1-43页
第4章 菌株P1012的发酵条件优化及验证第43-52页
    4.1 仪器与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材料与试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仪器与设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实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培养基成分的正交实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发酵条件验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分析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实验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培养基成分的正交实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发酵条件验证第50-51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出发菌株的分离及鉴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出发菌株的复合诱变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菌株P1012的发酵条件优化及验证第52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附录第59-64页
个人介绍第6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几种基因型插值算法的研究
下一篇:纠缠态的对称与非对称近似克隆的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