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| 1.2 钢管节点类型 | 第10-12页 |
| 1.3 钢管相贯节点优缺点 | 第12-13页 |
| 1.4 圆钢管相贯节点的破坏形式及加强 | 第13-16页 |
| 1.4.1 圆钢管相贯节点的破坏形式 | 第13-14页 |
| 1.4.2 圆钢管相贯节点的加强类型 | 第14-16页 |
| 1.5 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1.5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1.5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1.6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| 2 圆钢管相贯节点理论分析方法及有限元介绍 | 第20-27页 |
| 2.1 弹塑性基本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2.1.1 弹性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2.1.2 塑性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2.2 非线性基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2.2.1 材料非线性 | 第22-23页 |
| 2.2.2 几何非线性 | 第23页 |
| 2.2.3 单元刚度矩阵 | 第23页 |
| 2.3 结构有限元介绍 | 第23-26页 |
| 2.3.1 有限元介绍 | 第23-24页 |
| 2.3.2 ANSYS有限元软件 | 第24-2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3 圆钢管K型相贯节点数值模拟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3.1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27-30页 |
| 3.1.1 边界约束条件及加载方式 | 第27-28页 |
| 3.1.2 单元属性 | 第28-29页 |
| 3.1.3 材料性能 | 第29页 |
| 3.1.4 求解非线性方程 | 第29-30页 |
| 3.2 有限元参数选取 | 第30-31页 |
| 3.3 K型相贯节点模型及准确性验证 | 第31-32页 |
| 3.4 K型相贯节点的变形及应力发展 | 第32-33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4 套管加强K型相贯节点承载力分析 | 第34-45页 |
| 4.1 节点有限元参数选取 | 第34-35页 |
| 4.2 有限元结果分析 | 第35-39页 |
| 4.2.1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35-36页 |
| 4.2.2 节点应力发展及破坏形式 | 第36-39页 |
| 4.3 参数l_0/L、t_0/T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5 内加劲环口板加强K型相贯节点承载力分析 | 第45-55页 |
| 5.1 节点有限元参数选取 | 第45页 |
| 5.2 有限元结果分析 | 第45-50页 |
| 5.2.1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45-46页 |
| 5.2.2 节点应力及破坏形式 | 第46-50页 |
| 5.3 参数(d_1/D、t_1/T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6 外加劲肋板加强K型相贯节点承载力分析 | 第55-64页 |
| 6.1 节点有限元参数选取 | 第55页 |
| 6.2 有限元结果分析 | 第55-60页 |
| 6.2.1 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55-56页 |
| 6.2.2 节点应力发展及破坏形式 | 第56-60页 |
| 6.3 参数l_2/D、t_2/T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| 6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