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7页 |
(一)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| 第8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8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8页 |
(二)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8-9页 |
(三)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| 第9-10页 |
1. 内容创新 | 第9页 |
2. 方法创新 | 第9-10页 |
(四)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1.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概述 | 第10-11页 |
2. 高校政务微博概述 | 第11-12页 |
(五)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 | 第12-14页 |
2. 国内高校政务微博研究概述 | 第14-15页 |
3. 国外相关学科研究概述 | 第15-17页 |
二、高校政务微博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7-27页 |
(一)高校政务微博运营现状调查 | 第17-19页 |
1. 高校政务微博运营的基本情况 | 第17-18页 |
2. 高校政务微博运营的基本模式 | 第18-19页 |
(二)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调查 | 第19-22页 |
1. 政治知识的储备 | 第20页 |
2. 政治价值的取向 | 第20-21页 |
3. 政治行为的选择 | 第21页 |
4. 网络与微博的使用 | 第21-22页 |
(三)调查结果概述与分析 | 第22-27页 |
1. 高校政务微博运营现状概述与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概述与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 利用高校政务微博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研究 | 第25-27页 |
四、利用高校政务微博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| 第27-36页 |
(一)根本原则的厘定 | 第27-28页 |
1. 民主平等原则 | 第27页 |
2. 隐性教育原则 | 第27页 |
3. 疏导原则 | 第27页 |
4. 实效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5. 创新性原则 | 第28页 |
(二)基本功能的发挥 | 第28-30页 |
1. 政治稳定的维系 | 第28页 |
2. 政治信仰的培育 | 第28-29页 |
3. 政治态度的纠正 | 第29页 |
4. 政治素质的培养 | 第29-30页 |
5. 政治文化的传承 | 第30页 |
(三) 具体策略的实施 | 第30-36页 |
1. 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| 第30-31页 |
2. 明确高校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 | 第31页 |
3. 加大高校政务微博的资源投入 | 第31-32页 |
4. 掌握高校政务微博的运营规律 | 第32页 |
5. 加强高校政务微博的舆情管理 | 第32-33页 |
6. 完善高校政务微博的评价体系 | 第33页 |
7. 承担高校政务微博的文化责任 | 第33-34页 |
8. 推动高校政务微博的联动发展 | 第34页 |
9. 依托高校政务微博打造舆论领袖 | 第34-35页 |
10. 借鉴政府政务微博的成功经验 | 第35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附件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