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现代哲学(1919年~)论文--二十世纪哲学论文

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探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一、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(一)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-9页
    (二)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(三) 研究内容、思路及其研究方法第11-13页
二、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3-18页
    (一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革命实践对理论的需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 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及内在逻辑的需要第14页
    (二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日本、苏联等相关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启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运用第16-18页
三、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产生、形成与发展第18-31页
    (一) 唯物辩证法思想之最初阐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对社会构造问题的说明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对社会变革问题的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体系完备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形成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以哲学史考察为前提的整体性论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诸法则的解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(三) 建国后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两论”解说中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运用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《唯物辩证法大纲》中对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深化与总结第27-31页
四、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特点第31-39页
    (一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与时代性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时代性第33-34页
    (二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中所彰显的中国传统思维色彩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以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实践观阐发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中庸之道为视角的“度”的概念的阐释第36-39页
五、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39-43页
    (一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意义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性的形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40-41页
    (二) 李达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为其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第42-43页
六、结论第43-44页
七、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7-49页
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--基于“同情—移情”西方情感主义视野
下一篇:艾思奇辩证法思想发展历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