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化学、土壤物理化学论文--土壤成分论文

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根际土活性碳氮组分的变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引言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际土理化性状的影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化的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2.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
    2.2 试验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土壤碳含量的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土壤氮含量的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土壤酶活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土壤矿化的测定第20页
    2.4 数据处理第20-21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1-45页
    3.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秋粮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冬小麦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温度的变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 3.4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净氮矿化与硝化的变化特征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无机氮库动态变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动态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硝化速率动态变化第43-45页
4 讨论与结论第45-53页
    4.1 讨论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种植模式对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不同作物碳氮指标与酶活相关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不同前茬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土壤呼吸及矿化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4.2 结论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3页
致谢第63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培蔬菜苗盘自动上盘系统设计
下一篇: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麦—玉周年土壤有机碳库和细菌群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