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言小说中的病态人格及其心理学解读
中文摘要 | 第5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2页 |
导论 | 第16-24页 |
一 从病态人格学角度研究莫言小说的缘起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二 病态心理与文学的多重关系 | 第17-21页 |
(一)病态心理的涵义与种类、特征 | 第17-19页 |
(二)病态心理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三 莫言小说研究综述 | 第21-23页 |
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第一章 病态的英雄与英雄的病态 | 第24-40页 |
一 土匪英雄余占鳖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24-29页 |
(一)余占鳌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24-27页 |
(二)余占鳖病态人格心理分析 | 第27-29页 |
二 传奇英雄司马库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29-33页 |
(一)司马库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30-31页 |
(二)司马库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31-33页 |
三 戏子英雄孙丙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33-40页 |
(一)孙丙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34-37页 |
(二)孙丙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37-40页 |
第二章 病态的叛逆女性与叛逆女性的病态 | 第40-59页 |
一 野性“奶奶”戴凤莲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41-48页 |
(一)“我奶奶”戴凤莲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41-44页 |
(二)“我奶奶”莲凤莲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44-48页 |
二 不屈“母亲”上官鲁氏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48-53页 |
(一)上官鲁氏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48-50页 |
(二)上官鲁氏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50-53页 |
三 风流女子孙眉娘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53-59页 |
(一)孙眉娘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53-57页 |
(二)孙眉娘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57-59页 |
第三章 病态的常人与常人的病态 | 第59-79页 |
一 单干户主“蓝脸”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59-64页 |
(一)蓝脸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59-61页 |
(二)蓝脸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61-64页 |
二 妇产科医生“姑姑”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64-75页 |
(一)“姑姑”万心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64-68页 |
(二)“姑姑”万心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68-75页 |
三 中学教师方富贵的病态人格与心理 | 第75-79页 |
(一)方富贵的病态人格表现 | 第75-77页 |
(二)方富贵的病态心理分析 | 第77-79页 |
第四章 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出现的原因 | 第79-95页 |
一 莫言的个性心理特征 | 第79-84页 |
(一)莫言小说创作多面性受莫言个性心理影响 | 第79-82页 |
(二)莫言小说题材选择受其个性心理影响 | 第82-83页 |
(三)莫言个性心理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二 莫言切入病态人格的内在因素 | 第84-92页 |
(一)家庭渊源 | 第84-86页 |
(二)莫言童年时期饥饿和孤独的体验 | 第86-89页 |
(三)亲身经历过的暴力 | 第89-92页 |
三 莫言切入病态人格的外在因素 | 第92-95页 |
(一)西方文学的影响 | 第92页 |
(二)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(三)民间文化的影响 | 第93-95页 |
第五章 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 | 第95-117页 |
一 对封建制度、思想的批判 | 第95-101页 |
(一)对封建思想迫害女性深刻批判 | 第95-96页 |
(二)对封建男权文化的极度讽刺 | 第96-98页 |
(三)对封建思想禁锢、压抑人性的反叛 | 第98-100页 |
(四)对封建统治阶段酷刑文化的批判 | 第100-101页 |
二 对丑陋人性的揭露 | 第101-102页 |
三 文学意义 | 第102-117页 |
(一)传统叙事的解放 | 第102-108页 |
(二)语言的狂欢 | 第108-117页 |
结语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3页 |
附件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