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事审判制度之构建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9-10页
第1章 我国家事纠纷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1.1 家事纠纷解决如何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家事纠纷有别于一般民事纠纷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纠纷内容的情感性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案件事实的隐蔽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政策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解决结果的涉他性第14-16页
第2章 我国家事纠纷解决方式的历史经验第16-20页
    2.1 传统家事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崇尚和谐,追求“无讼”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以调解作为解决家事纠纷的主要解决方式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传统家事纠纷解决制度的启示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运用传统礼法理念解决家庭关系纠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重视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裁判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第19-20页
第3章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0-24页
    3.1 我国处理家事纠纷的立法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关于特殊诉讼请求的法律规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关于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其他关于家事审判工作法规及其文件第21-22页
    3.2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的立法缺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家事审判制度立法缺失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法律规则过于泛化第23-24页
第4章 当前我国审判机关对家事审判的探索第24-39页
    4.1 转变家事审判的司法理念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坚持以调解为主的恢复性司法理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树立“离婚慎重”的婚姻理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立具有恢复性司法能力的家事审判队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营造“温馨”的法庭气氛第27-28页
    4.2 创新家事审判制度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设立适应家事纠纷解决的专门家事审判机构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丰富和发展立案制度,拓宽家事纠纷的解决思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合纵连横,构建家事纠纷联动机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建立家事调查员制度,突破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魔咒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筹建家事调解与服务中心,保障弱势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开辟反家暴快速通道,缩短人身保护令签发时间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,抚慰当事人心灵创伤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,防止冲动型离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延伸家事审判的辐射功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0 与其他机构实现资源共享第35页
    4.3 我国探索家事审判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利益纷争易引发当事人道德风险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法院主动干预家事纠纷的意愿不强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简单的“司法逻辑化”妨碍了家事法官的主观能动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家事审判人才缺乏削弱了家事审判效果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当事人对于新型纠纷解决方式仍存质疑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纠纷解决中不能全面考量未成年人的权益第38-39页
第5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事审判制度具体路径第39-49页
    5.1 制定单独的家事审判程序法第39-40页
    5.2 树立适合家事审判的新型司法理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将以财产分割为主的审判思想转变为疗愈家庭危机理念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进一步深入“家文化”融入家事审判的理念第40-41页
    5.3 丰富与发展家事审判制度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纠纷预调解、预立案制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家事调查员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专门家事审判机构,创建“调审疏”三位一体解决机构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创新特殊制度为家事审判保驾护航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扩大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职权调查范围,降低当事人举证难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延伸家事审判“最后一公里”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助力家事审判工作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加大家事审判成果宣传力度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未成年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