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3.2 实践调查法 | 第12页 |
1.3.3 个案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5 成果及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4-23页 |
2.1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1 企业法律风险 | 第14页 |
2.1.2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| 第14-15页 |
2.2 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、成因及主要表现方式 | 第15-20页 |
2.2.1 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2.2 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 | 第17-18页 |
2.2.3 企业法律风险的表现方式 | 第18-20页 |
2.3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 | 第20-23页 |
2.3.1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3.2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3-34页 |
3.1 江西GK集团公司企业概况及管理架构 | 第23-24页 |
3.1.1 企业概况 | 第23页 |
3.1.2 企业管理架构 | 第23-24页 |
3.2 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机制运行现状 | 第24-27页 |
3.2.1 公司法律事务概况 | 第24-25页 |
3.2.2 公司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| 第25页 |
3.2.3 公司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| 第25-27页 |
3.3 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31页 |
3.3.1 法律事务组织体系不完备 | 第27-28页 |
3.3.2 法务人员配置不合理 | 第28页 |
3.3.3 法律风险识别手段缺乏系统性 | 第28-29页 |
3.3.4 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| 第29-30页 |
3.3.5 未形成法律风险对标长效机制 | 第30页 |
3.3.6 未开展法律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| 第30-31页 |
3.4 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| 第31-34页 |
3.4.1 管理层对于法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| 第31-32页 |
3.4.2 内部法务人员与外聘律师没有形成合力 | 第32页 |
3.4.3 缺乏对法律风险管理制度运行的监督 | 第32-33页 |
3.4.4 对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江西GK集团公司法律风险管理完善措施 | 第34-42页 |
4.1 搭建科学的法律事务管理架构 | 第34-35页 |
4.1.1 优化法律事务管理组织架构 | 第34页 |
4.1.2 明确法律风险管理职责分工 | 第34-35页 |
4.2 对法律事务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| 第35-36页 |
4.2.1 配备充足的高素质法务管理人员 | 第35页 |
4.2.2 加强法务人员的培训 | 第35页 |
4.2.3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 | 第35-36页 |
4.3 建立法律风险分析评估预警处理机制 | 第36页 |
4.3.1 对法律风险进行收集分析 | 第36页 |
4.3.2 建立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| 第36页 |
4.3.3 及时提出风险应对预案 | 第36页 |
4.4 建立系统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| 第36-40页 |
4.4.1 编制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规划 | 第37页 |
4.4.2 完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 | 第37-38页 |
4.4.3 健全法律风险管理流程 | 第38-40页 |
4.5 对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对标管理 | 第40页 |
4.6 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| 第40-42页 |
4.6.1 信息化平台选择 | 第40页 |
4.6.2 信息化策略选择 | 第40-41页 |
4.6.3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求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江西GK集团公司完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保障措施 | 第42-46页 |
5.1 促成法律风险防范的企业文化 | 第42-43页 |
5.2 形成企业内外的合力优势 | 第43-44页 |
5.3 建立考核、监督与改进机制 | 第44-45页 |
5.4 充足合理的资金投入 | 第45-4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6.1 结论 | 第46页 |
6.2 展望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