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然犯罪若干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论证结构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公然犯罪概述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公然犯罪的历史沿革 | 第11-13页 |
一 我国古代的公然犯罪 | 第11-12页 |
二 我国大陆地区1979年《刑法》中的公然犯罪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公然犯罪的概念与分类 | 第13-18页 |
一 公然犯罪的概念 | 第13-16页 |
二 公然犯罪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公然犯罪的立法比较 | 第18-23页 |
一 外国公然犯罪的立法 | 第18-19页 |
二 我国台湾地区公然犯罪的立法 | 第19-21页 |
三 我国大陆地区现行刑法中的公然犯罪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公然犯罪的客观方面 | 第23-30页 |
第一节 公然犯罪的危害行为 | 第23-26页 |
一 作为与不作为 | 第24页 |
二 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公然犯罪的时间、地点和方法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公然犯罪的危害结果与因果关系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公然犯罪的司法认定 | 第30-37页 |
第一节 公然犯罪与聚众犯罪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公然犯罪与犯罪集团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公然犯罪与组织性犯罪 | 第32-34页 |
第四节 公然犯罪与煽动性犯罪 | 第34-35页 |
第五节 公然犯罪与传播性犯罪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公然犯罪的立法完善 | 第37-41页 |
第一节 公然犯罪立法完善的必要性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公然犯罪完善的具体构想 | 第40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