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

通勤者出行均衡模型与性质的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总体思路及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7-18页
第二章 通勤者出行行为与均衡研究的简述第18-25页
    2.1 通勤者出行行为的简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通勤出行的描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决定出行方式的要素第18页
    2.2 均衡的简述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单起点单讫点通勤者出行均衡模型与性质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模型的基本描述与假设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均衡模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均衡状态的性质第20-22页
    2.4 数值试验第22-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通勤者出行动态均衡模型第25-32页
    3.1 多起点单讫点通勤者出行均衡模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的基本描述与假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3.2 单起点多讫点通勤者出行均衡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的基本描述与假设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多起点多讫点通勤者出行均衡模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模型的基本描述与假设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 通勤者乘公交出行均衡性质的研究第32-39页
    4.1 多起点单讫点均衡状态下性质第32-36页
    4.2 单起点多讫点均衡状态下性质第36-37页
    4.3 数值试验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五章 不同类型的通勤者出行均衡研究第39-47页
    5.1 模型的基本描述与假设第39-40页
    5.2 均衡模型第40页
    5.3 动态均衡的性质第40-45页
    5.4 数值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47-48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nO2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
下一篇:句容生态旅游中的有机食品包装创新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