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

中美民族精神比较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缘由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之处第21-22页
第2章 中美民族精神内容的比较第22-33页
    2.1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概述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美国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由精神为核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个人主义价值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开拓进取的精神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实用主义哲学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民主平等的意识第29-30页
    2.3 中美民族精神内容的异同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美民族精神内容的同一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美民族精神内容的差异性第32-33页
第3章 中美民族精神特点的比较第33-41页
    3.1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性与融合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华民族精神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第35页
    3.2 美利坚民族精神的特点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用精神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原生性与扩张性相结合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个体主义与社群精神相结合第37-38页
    3.3 中美民族精神特点的异同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中美民族精神特点的相同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美民族精神特点的不同点第40-41页
第4章 中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的条件比较第41-50页
    4.1 中美民族精神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比较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理因素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理因素对中美民族精神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4.2 中美民族精神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比较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美各自历史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中美两国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4.3 影响中美民族精神的现实因素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美两国的制度差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美两国发展程度的差异第48-50页
第5章 中美民族精神比较的启示第50-59页
    5.1 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民族精神的功能日益凸显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美国民族精神培育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第51-53页
    5.2 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进一步弘扬团结统一精神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进一步弘扬爱好和平精神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进一步弘扬勤劳勇敢精神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进一步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第55页
    5.3 进一步完善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将民族精神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将民族精神培育与核心价值观同构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将民族精神培育融入文化建设第57-59页
第6章 结语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媒体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
下一篇:池田大作幸福德育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