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多电平变流器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变流器 | 第11-12页 |
1.2.2 飞跨电容型多电平变流器 | 第12-13页 |
1.2.3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 | 第13-15页 |
1.3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1 电流跟踪控制 | 第15-16页 |
1.3.2 直流侧电压控制 | 第16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| 第18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数学模型 | 第18-20页 |
2.3 坐标变换与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数学模型变换 | 第20-23页 |
2.3.1 坐标变换 | 第20-22页 |
2.3.2 不同坐标系下的CHB数学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4 载波相移SPWM调制 | 第23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自然坐标控制 | 第26-48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单相dq控制原理 | 第26-29页 |
3.3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自然坐标控制 | 第29-36页 |
3.3.1 自然坐标控制原理 | 第29-31页 |
3.3.2 电压信号虚构 | 第31-32页 |
3.3.3 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 | 第32-34页 |
3.3.4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自然坐标控制策略 | 第34-36页 |
3.4 系统控制器设计 | 第36-43页 |
3.4.1 电流调节器设计 | 第36-40页 |
3.4.2 电压调节器设计 | 第40-43页 |
3.5 仿真研究 | 第43-47页 |
3.5.1 电压信号虚构仿真 | 第43-44页 |
3.5.2 系统稳态实验仿真 | 第44-45页 |
3.5.3 系统暂态电流仿真 | 第45-46页 |
3.5.4 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仿真 | 第46-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控制系统平台设计 | 第48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48页 |
4.2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试验平台构建 | 第48-53页 |
4.2.1 测量电路 | 第48-49页 |
4.2.2 PWM信号驱动电路 | 第49-51页 |
4.2.3 驱动芯片外部检测保护电路 | 第51-52页 |
4.2.4 继保电路 | 第52-53页 |
4.2.5 系统主电路 | 第53页 |
4.3 系统驱动芯片相关实验测试 | 第53-57页 |
4.3.1 死区功能测试 | 第54页 |
4.3.2 欠压保护功能测试 | 第54-55页 |
4.3.3 /SD管脚功能测试 | 第55页 |
4.3.4 通用比较器功能测试 | 第55-56页 |
4.3.5 输入信号异常测试 | 第56页 |
4.3.6 输出信号OPO电压测试 | 第56-57页 |
4.4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7-61页 |
4.4.1 模/数转换器ADC | 第57-58页 |
4.4.2 ePWM模块和载波相移技术 | 第58-60页 |
4.4.3 整体软件流程图 | 第60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控制实验及分析 | 第62-70页 |
5.1 引言 | 第62页 |
5.2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自然坐标控制实时试验与分析 | 第62-67页 |
5.2.1 系统稳态试验 | 第62-64页 |
5.2.2 电流跳变试验 | 第64-65页 |
5.2.3 直流侧电压跌落试验 | 第65-66页 |
5.2.4 电压平衡控制器试验 | 第66-67页 |
5.3 自然坐标控制与单相dq矢量控制对比试验 | 第67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6.1 总结 | 第70页 |
6.2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