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2-43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| 第12-20页 |
二、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| 第20-30页 |
三、本文的研究对象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30-41页 |
四、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41-43页 |
第一章 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| 第43-72页 |
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及人地矛盾的形成 | 第43-55页 |
一、自然地理基础 | 第43-50页 |
二、人地矛盾关系的形成 | 第50-55页 |
第二节 行政区划及其演变 | 第55-65页 |
一、明清时期广东侨乡地区的政区设置及变动 | 第55-61页 |
二、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 | 第61-65页 |
第三节 内外交通格局的演变 | 第65-72页 |
一、侨乡内部交通的发展 | 第65-69页 |
二、海运条件的变迁 | 第69-72页 |
第二章 近代侨乡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| 第72-121页 |
第一节 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数量、分布及其迁移 | 第72-82页 |
一、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数量 | 第72-75页 |
二、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分布特征 | 第75-76页 |
三、明清时期广东侨乡人口的迁移 | 第76-82页 |
第二节 近代广东侨乡人口数量、分布及演变 | 第82-97页 |
一、人口数之变动 | 第82-86页 |
二、人口的分布格局及人口密度 | 第86-92页 |
三、城乡人口的分布特征 | 第92-97页 |
第三节 城市型侨乡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| 第97-106页 |
一、近代广州市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| 第97-101页 |
二、近代汕头市的人口及其分布特征 | 第101-104页 |
三、其他侨乡城市的人口及分布特征 | 第104-106页 |
第四节 近代广东侨乡人口的构成特征及演变 | 第106-121页 |
一、性别比所反映的人口性别结构 | 第107-112页 |
二、人口的职业结构及其分布 | 第112-116页 |
三、人口的家庭及婚姻结构 | 第116-121页 |
第三章 近代侨乡人口的海外移民及其个案分析 | 第121-152页 |
第一节 近代海外移民的原因、数量及性别结构 | 第121-129页 |
一、近代广东侨乡人口向海外迁移的原因 | 第121-125页 |
二、各侨乡人口海外移民的数量及性别结构 | 第125-129页 |
第二节 海外移民的分布地区及性别结构 | 第129-138页 |
一、海外各地华侨的数量、分布及其变迁 | 第129-136页 |
二、海外各地华侨的性别结构特征 | 第136-138页 |
第三节 樟林地区海外移民的个案分析 | 第138-152页 |
一、樟林区位优势的近代转变 | 第139-140页 |
二、推动近代樟林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 | 第140-144页 |
三、樟林海外移民的人数、分布及其影响 | 第144-149页 |
四、政区调整所见的侨乡樟林的持续发展 | 第149-152页 |
第四章 海外侨汇的积累及房地产投资人流、资金流的形成 | 第152-205页 |
第一节 海外移民的职业分布及经济实力 | 第152-165页 |
一、南洋华侨的职业分布 | 第153-158页 |
二、美洲华侨的职业分布 | 第158-163页 |
三、美洲、南洋华侨经济水平的差异 | 第163-165页 |
第二节 归侨、侨眷的数量及其分布 | 第165-180页 |
一、各侨乡归侨、侨眷的总数 | 第166-169页 |
二、归侨的种类和流向 | 第169-178页 |
三、关于侨眷的数量问题 | 第178-180页 |
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动—以侨批业为中心的考察 | 第180-205页 |
一、侨批中所反映的房地产投资信息的获取及华侨、侨眷的互动 | 第181-189页 |
二、侨汇的流动 | 第189-205页 |
第五章 华侨投资侨乡房地产业的时空特征 | 第205-234页 |
第一节 房地产投资数量、投资额的时空差异 | 第205-219页 |
一、广州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| 第205-208页 |
二、江门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| 第208-215页 |
三、汕头房地产业投资的阶段特征 | 第215-219页 |
第二节 近代侨乡城市房地产投资的类型及其分布 | 第219-230页 |
一、江门侨资房地产类型的多样性 | 第219-225页 |
二、汕头侨资房地产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| 第225-230页 |
第三节 现代型的房地产投资运作模式 | 第230-234页 |
一、募集股份为主的合资形式 | 第230-231页 |
二、置业公司的形式 | 第231-234页 |
第六章 侨资房地产业影响下的侨乡社会经济的变迁 | 第234-277页 |
第一节 侨资房地产对广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| 第234-245页 |
一、侨资房地产对旧城空间的重塑 | 第235-239页 |
二、侨资房地产与新城区的拓展 | 第239-245页 |
第二节 侨产纠纷档案所见广州房地产投资的一些问题 | 第245-255页 |
一、广州投资置产之华侨的籍贯及其侨居地的分布 | 第245-249页 |
二、档案所见之华侨投资广州房地产之主体、房地产用途、规模及分布 | 第249-255页 |
第三节 侨资房地产与梅州三级商业体系的发展 | 第255-264页 |
一、华侨在梅州的房地产投资概况 | 第255-257页 |
二、梅州房地产投资的特点 | 第257-259页 |
三、城镇乡三级商业体系的发展 | 第259-264页 |
第四节 侨资房地产推动下的侨乡墟镇的发展——以赤坎墟及松口墟为例 | 第264-277页 |
一、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集聚 | 第265-267页 |
二、房地产投资的规模、分布及结构特点 | 第267-273页 |
三、华侨投资墟镇房地产的宗族势力影响 | 第273-277页 |
结语 | 第277-279页 |
附表 | 第279-2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9-307页 |
论文发表清单 | 第307-308页 |
后记 | 第308-3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