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汇兑、对外金融关系论文

中国负面清单模式实践--以上海自贸区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负面清单的基本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国外负面清单模式实践经验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关于我国负面清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结构安排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0-21页
第2章 负面清单模式的基本概况第21-25页
    2.1 负面清单的概念与实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负面清单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负面清单的实质第22页
    2.2 负面清单的特点与构成要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负面清单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负面清单的构成要素第23页
    2.3 负面清单的历史沿革第23-25页
第3章 中国负面清单模式实践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5-32页
    3.1 负面清单模式在中国产生的背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国际背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国内背景第26页
    3.2 中国负面清单模式实践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负面清单模式由点及面渐次推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负面清单管理逐步完善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中国负面清单模式实践存在的问题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负面清单的质量不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外资准入隐性壁垒难消除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弱第31-32页
第4章 负面清单模式的典型案例研究:以上海自贸区为例第32-39页
    4.1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基本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性质界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内容框架第32-33页
    4.2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的制度红利显著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外资准入效率提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外商投资活跃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贸易便利化程度提高第34-35页
    4.3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模式实践经验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持续优化负面清单的内容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注重改进负面清单的管理第36-39页
第5章 完善我国负面清单模式的建议第39-44页
    5.1 制定质量优良的负面清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及时调整负面清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提高负面清单透明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对接国际产业分类标准第40页
    5.2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扩大服务业开放范围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5.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快出台《外国投资法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行业法律法规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健全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第42页
    5.4 消除外商准入隐性壁垒第42页
    5.5 加强负面清单模式下事中事后监管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转变监管理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衔接好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框架第43-44页
第6章 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YC银行长春市支行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改进研究
下一篇:农行辽源惠宁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