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纳米材料简介 | 第12-15页 |
1.2.1 纳米材料定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纳米材料特性 | 第13-15页 |
1.3 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 | 第15-17页 |
1.3.1 表面自纳米化 | 第15-16页 |
1.3.2 表面沉积涂覆纳米化 | 第16页 |
1.3.3 混合纳米化法 | 第16-17页 |
1.4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发展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4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1.4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5 表面纳米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20-25页 |
1.5.1 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5.2 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1.5.3 疲劳性能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1.5.4 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1.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、方法及设备 | 第26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2 试验方法及设备 | 第27-30页 |
2.2.1 高频冲击滚压实验 | 第27-29页 |
2.2.2 疲劳实验 | 第29页 |
2.2.3 摩擦磨损实验 | 第29-30页 |
2.3 纳米结构表面性能测试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3.1 金相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3.2 显微硬度测量及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2.3.3 残余压应力测量及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2.3.4 表面粗糙度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2.3.5 高频冲击滚压纳米结构表面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3.6 疲劳断口形貌分析方法 | 第32页 |
2.3.7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方法 | 第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纳米化机理研究 | 第34-48页 |
3.1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前后40Cr钢的金相组织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前后40Cr钢的显微硬度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1 不同加载载荷下的显微硬度测量值 | 第35-36页 |
3.2.2 显微硬度分析研究 | 第36-37页 |
3.3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后的残余应力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后的XRD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5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前后40Cr钢的表面粗糙度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6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的微观机理分析 | 第42-4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4章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| 第48-64页 |
4.1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后40Cr钢的磨损性能分析 | 第49-56页 |
4.1.1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后的磨损量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1.2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分析 | 第50-56页 |
4.2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的磨损机制分析 | 第56-6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1-64页 |
第5章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40Cr钢疲劳性能研究 | 第64-70页 |
5.1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前后试样的疲劳强度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2 高频冲击滚压处理前后试样的疲劳断口分析 | 第65-68页 |
5.3 影响疲劳寿命因素分析 | 第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