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中国不同区域冬小麦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2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-25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5-37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域第25页
    2.2 数据来源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6-34页
    2.4 数据计算与结果表达第34-37页
第3章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(APSIM)有效性验证第37-49页
    3.1 APSIM模型简介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(APSIM)初始化第38-41页
    3.3 APSIM模型的参数调试和验证第41-4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4章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下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第49-75页
    4.1 冬小麦光温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第49-58页
    4.2 冬小麦雨养/灌溉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第58-66页
    4.3 冬小麦气候土壤氮肥潜在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第66-72页
    4.4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下潜在产量适宜区变化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5章 冬小麦实际生产水平下产量高产稳产性及适宜性分析第75-103页
    5.1 冬小麦主产区实际生产条件特征第75-77页
    5.2 冬小麦实际产量时空分布特征第77-83页
    5.3 冬小麦实际产量高产稳产性空间分布特征第83-86页
    5.4 各因素对冬小麦实际产量高产稳产性的影响程度解析第86-99页
    5.5 实际产量的适宜区分布第99-10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0-103页
第6章 冬小麦不同生产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第103-121页
    6.1 光能利用效率第104-107页
    6.2 热量资源利用效率第107-111页
    6.3 水分利用效率第111-115页
    6.4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第115-11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第7章 结论与讨论第121-125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121-123页
    7.2 研究创新点第123页
    7.3 讨论与研究展望第123-125页
参考文献第125-139页
致谢第139-143页
作者简历第143-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遗传分析和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初步探讨
下一篇:我国蔬菜生产的环境代价、减排潜力与调控途径--以辣椒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