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.1 聚醋酸乙烯和聚乙烯醇 | 第10-11页 |
1.2 聚乙烯醇合成工艺 | 第11-17页 |
1.2.1 原料醋酸乙烯合成 | 第11页 |
1.2.2 聚合机理 | 第11-16页 |
1.2.2.1 动力学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.2 引发反应 | 第13-14页 |
1.2.2.3 增长反应 | 第14-15页 |
1.2.2.4 链转移反应 | 第15-16页 |
1.2.2.5 链终止反应 | 第16页 |
1.2.3 醇解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2.4 生产设备 | 第17页 |
1.3 聚乙烯醇生产现状与市场发展方向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0-55页 |
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 基本原理 | 第21-22页 |
2.3 聚合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1 本体聚合 | 第22页 |
2.3.2 溶液聚合 | 第22页 |
2.3.3 乳液聚合 | 第22-23页 |
2.3.4 悬浮聚合 | 第23页 |
2.4 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 | 第23-44页 |
2.4.1 溶液聚合法 | 第23-38页 |
2.4.1.1 基本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4.1.2 探究不同影响因素 | 第24-36页 |
2.4.1.2.1 单体浓度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2.4.1.2.2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2.4.1.2.3 聚合温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4.1.2.4 聚合时间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2.4.1.2.5 链转移剂用量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2.4.1.3 低聚合度聚醋酸乙烯酯合成条件的正交实验 | 第36-38页 |
2.4.2 本体聚合法 | 第38-44页 |
2.4.2.1 实验方法 | 第38页 |
2.4.2.2 各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38-44页 |
2.4.2.2.1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2.4.2.2.2 聚合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2.5 超低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 | 第44-54页 |
2.5.1 实验方法 | 第44页 |
2.5.2 各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44-52页 |
2.5.2.1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2.5.2.2 单体浓度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2.5.2.3 聚合温度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2.5.2.4 聚合时间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2.5.3 正交实验优化 | 第52-5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三章 产品表征与分析 | 第55-63页 |
3.1 红外表征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2 核磁谱图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3 扫描电镜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4 DSC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5 热失重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6 溶解性测试 | 第61-6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