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道路修补材料的性能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沥青路面修补材料的发展第10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常用的修补材料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环氧树脂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聚氨酯第14-18页
    1.3 PU改性EP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U改性EP的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PU改性EP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第二章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道路修补材料的制备第23-30页
    2.1 试验原料及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原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PU的制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(PU-EPIPNs)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性能测试第25-30页
第三章 MDI与PPG配比和搅拌时间对PU-EPIPNs的影响第30-45页
    3.1 工作性能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工作性能对比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工作性能对比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力学性能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延伸率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拉伸性能对比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拉伸性能对比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剪切强度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剪切性能对比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剪切性能对比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拉拔强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不同PPG与MDI掺量下的拉拔性能对比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拉拔性能对比第37-38页
    3.3 热稳定性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热稳定性对比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热稳定性对比第39-41页
    3.4 傅里叶红外光谱(IR)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IR对比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PPG与MDI搅拌时间下的IR对比第42-43页
    3.5 不同PPG与MDI配比下的SEM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PU与EP掺量对PU-EPIPNs的影响第45-66页
    4.1 工作性能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工作性能对比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工作性能对比第46-47页
    4.2 力学性能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延伸率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延伸率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抗拉强度和断裂时的延伸率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剪切强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剪切性能对比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剪切性能对比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拉拔强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拉拔性能对比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拉拔性能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 4.3 热稳定性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热稳定性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热稳定性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4.4 傅里叶红外光谱(IR)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IR对比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PU与EP搅拌时间下的IR对比第56-58页
    4.5 不同PU与EP配比下的扫描电镜(SEM)第58-59页
    4.6 等温黏度模型的建立第59-62页
    4.7 基于不同升温速率的固化动力学反应第62-64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业炸药包装药卷智能分拣技术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聚丙烯腈和纤维素溶液流变行为研究及复合纤维制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