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Landsat OLI数据的河南省郸城县农作物决策树分类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2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处理 | 第11-22页 |
2.1 研究区 | 第11-12页 |
2.2 数据 | 第12-14页 |
2.2.1 遥感卫星数据 | 第12-14页 |
2.2.2 其他数据资料 | 第14页 |
2.3 遥感影像处理 | 第14-18页 |
2.3.1 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| 第14-15页 |
2.3.2 图像融合 | 第15-16页 |
2.3.3 裁剪及投影坐标系统转换 | 第16页 |
2.3.4 相关遥感指数与数据生成 | 第16-18页 |
2.3.4.1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| 第16-17页 |
2.3.4.2 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 | 第17-18页 |
2.3.4.3 归一化差值建筑指数 | 第18页 |
2.4 分类系统建立与样本获取 | 第18-22页 |
2.4.1 分类系统建立 | 第18-19页 |
2.4.2 样本获取 | 第19-22页 |
3 研究区农作物类型识别 | 第22-35页 |
3.1 基本概念及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1.1 主要农作物物候 | 第22-23页 |
3.1.2 决策树分类原理 | 第23-24页 |
3.2 建立提取规则及决策树分类 | 第24-35页 |
3.2.1 时间窗口的选择 | 第24-30页 |
3.2.2 判别阈值的确定 | 第30-33页 |
3.2.3 提取规则的建立 | 第33页 |
3.2.4 基于决策树的农作物识别 | 第33-35页 |
4 精度评价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1 精度评价方法 | 第35-37页 |
4.2 精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5 讨论与结论 | 第40-42页 |
5.1 结果与讨论 | 第40页 |
5.2 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