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 | 第9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理病理机制 | 第11-22页 |
1 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| 第11-12页 |
2 钙离子超载 | 第12页 |
3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| 第12页 |
4 炎症免疫机制 | 第12-14页 |
5 血脑屏障破坏 | 第14-15页 |
6 氧化氮(NO) | 第15页 |
7 线粒体功能障碍 | 第15页 |
8 Caspase-3与脑缺血神经细胞的损伤 | 第15-16页 |
9 神经胶质细胞 | 第16页 |
10 核因子κ B | 第16页 |
11 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| 第16-17页 |
12 基因活化 | 第17页 |
13 小结 | 第17-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-22页 |
前言 | 第22-24页 |
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24-33页 |
1 现代医学对脑缺血的认识 | 第24-25页 |
2 藏医对白脉病的认识 | 第25-28页 |
3 白脉疗法的含义与应用 | 第28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3页 |
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33-66页 |
实验一 藏医“白脉疗法”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肢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| 第33-4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8页 |
2 结果 | 第38-41页 |
3 讨论 | 第41-43页 |
4 小结 | 第43-44页 |
实验二 藏医“白脉疗法”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| 第44-5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5页 |
2 结果 | 第45-49页 |
3 讨论 | 第49页 |
4 小结 | 第49-50页 |
实验三 藏医“白脉疗法”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炎症因子与血管再生的调节作用 | 第50-6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5页 |
2 结果 | 第55-63页 |
3 讨论 | 第63-65页 |
4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1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