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中国法制史论文

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设计理念探析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缘由第8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理论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实践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(三)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内相关研究状况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国外相关研究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(四)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(五)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 (六)创新点第15-16页
一、宋代翻异别勘制度概述第16-21页
    (一)翻异别勘制度的起源第16页
    (二)翻异别勘制度的历史演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北宋初期—三推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南宋初年—五推制第17-18页
    (三)翻异别勘的基本制度框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基本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运行机制第19-21页
二、翻异别勘制度是慎刑恤狱理念的践行第21-27页
    (一)慎刑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西周时期“明德慎罚”思想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儒家“仁政”对“慎刑”法律思想的发展第22页
    (二)宋代统治阶级司法理念的体现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慎重刑狱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事为之防,曲为之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谨慎选取刑狱之官第25-27页
三、翻异别勘制度是宋代司法公正的制度性保障第27-35页
    (一)翻异别勘对防范滥施刑讯的作用第27-29页
    (二)翻异别勘有利于预防冤案的发生第29页
    (三)翻异别勘对宋代司法制度构建的完善作用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差官录问制度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刑讯制度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翻异别勘中关于审判官员的产生、回避、奖惩等规定第32-35页
四、翻异别勘制度展现了宋代对证据制度的高度重视第35-39页
    (一)翻异别勘与证据制度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(二)宋代司法官据证定谳之司司法理念与实践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宋代司法官据证定谳之司法理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宋代司法官审慎对待疑案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证据在宋代司法定罪量刑中的决定性作用第37-39页
五、宋代翻异别勘制度引发的思考与启示第39-45页
    (一)翻异别勘制度的效果评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积极方面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消极方面第40-42页
    (二)翻异别勘制度引发的思考与启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对封建审判制度的继承与发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对当代司法的借鉴第42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五代时期朝廷与藩镇关系之研究
下一篇:汉唐时期龟兹地区佛教文化地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