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背景及目标 | 第14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目标 | 第14-16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2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6-20页 |
1.2.1 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7-19页 |
1.2.3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9-20页 |
1.3 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3 研究特色 | 第21-22页 |
1.3.4 论文框架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扁平化设计在智能手机界面中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3-42页 |
2.1 扁平化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| 第23-27页 |
2.1.1 极简主义大背景中扁平化设计的衍生 | 第23-27页 |
2.1.2 扁平化设计的释义 | 第27页 |
2.2 扁平化设计在智能手机APP界面中运用及其特点 | 第27-39页 |
2.2.1 设计元素简单 | 第28-30页 |
2.2.2 色彩明亮鲜艳 | 第30-34页 |
2.2.3 布局版式清晰 | 第34-36页 |
2.2.4 设计表现传递情感 | 第36-39页 |
2.3 智能手机中扁平化设计界面对用户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2.3.1 感官体验 | 第39-40页 |
2.3.2 行为体验 | 第40-41页 |
2.3.3 情感体验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| 第42-60页 |
3.1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应用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1.1 调查背景 | 第42页 |
3.1.2 调查对象、调查方法及调查问题设计 | 第42-43页 |
3.1.3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2 扁平化设计不足之处 | 第45-51页 |
3.2.1 图标辨识率不高 | 第46-47页 |
3.2.2 色彩过于鲜艳明亮 | 第47-48页 |
3.2.3 用户体验效率低 | 第48-50页 |
3.2.4 视觉符号不明确 | 第50-51页 |
3.3 扁平化2.0设计风格的出现 | 第51-60页 |
3.3.1 扁平化设计的不断升级 | 第52-54页 |
3.3.2 扁平化界面设计2.0的视觉效果 | 第54-55页 |
3.3.3 扁平化优化升级后的特点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3.4 扁平化2.0设计与用户体验 | 第56-60页 |
第4章 以智能手机“淘宝”界面为例进行以旅游为主题的扁平化设计分析 | 第60-84页 |
4.1 “手机淘宝”界面扁平化设计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1.1 “手机淘宝”APP界面扁平化设计布局 | 第60-61页 |
4.1.2 “手机淘宝”信息层级划分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1.3 “手机淘宝”界面用户体验 | 第62-63页 |
4.2 以旅游为主题对“淘宝”界面设计升级 | 第63-75页 |
4.2.1 手机主界面图标设计与“淘宝”APP图标的升级方案 | 第64-66页 |
4.2.2 “手机淘宝”界面的色彩设计方案 | 第66-68页 |
4.2.3 “淘宝”APP的多级界面设计方案 | 第68-73页 |
部分界面展示 | 第73-74页 |
4.2.4 “淘宝”APP扁平化交互设计方案 | 第74-75页 |
4.3 对未来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趋势分析 | 第75-84页 |
4.3.1 从视觉元素上看趋势 | 第75-78页 |
4.3.2 从人性化的角度看趋势 | 第78-82页 |
4.3.3 在扁平化设计时代中手机APP界面的未来 | 第82-84页 |
结论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