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绪论 | 第11-1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三)简要述评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四、研究重点、难点、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(一)本研究的重难点 | 第16-17页 |
(二)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五、论文研究的框架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(一)独生子女家庭 | 第19页 |
(二)失独家庭 | 第19-20页 |
(三)社会支持 | 第20页 |
(四)养老方式 | 第20页 |
二、理论支持 | 第20-25页 |
(一)社会支持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老龄化理论 | 第21-22页 |
(三)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2-23页 |
(四)福利多元化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的社会支持现状 | 第25-32页 |
一、张掖市失独家庭现状 | 第25-28页 |
(一)失独老人的精神状况 | 第25-27页 |
(二)失独老人的身体状况 | 第27页 |
(三)失独老人的经济状况 | 第27-28页 |
二、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现状 | 第28-32页 |
(一)经济支持 | 第28-30页 |
(二)生活照料支持 | 第30页 |
(三)精神支持 | 第30-31页 |
(四)医疗救助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7页 |
一、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困境 | 第32-34页 |
(一)失独老人养老方式存在缺陷 | 第32-33页 |
(二)医疗服务利用率不高,失独老人健康状况差 | 第33-34页 |
(三)经济供养水平低 | 第34页 |
(四)缺乏专业化服务 | 第34页 |
二、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困境产生的原因 | 第34-37页 |
(一)传统家庭养老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(二)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金不足 | 第35页 |
(三)失独老人权益缺乏制度性的刚性保障 | 第35-36页 |
(四)原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完善张掖市失独家庭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| 第37-44页 |
一、失独家庭的正式支持系统 | 第37-40页 |
(一)持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| 第37-38页 |
(二)进一步加快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的衔接 | 第38页 |
(三)加快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步伐 | 第38-39页 |
(四)提高经济供养水平,统一城乡扶助标准 | 第39-40页 |
(五)快速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| 第40页 |
二、居家养老与民间组织合力发展的非正式支持系统 | 第40-44页 |
(一)重视家庭养老基础作用,逐步完善失独家庭的养老方式 | 第40-41页 |
(二)持续深度发挥民间组织的支持作用 | 第41-42页 |
(三)借助互联网+,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