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猕猴行为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4页 |
1.1.1 攻击行为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1.2 社会玩耍行为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1.2 研究目的地点概述 | 第24-2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1.2.2 研究地点概述 | 第24-25页 |
1.3 研究对象概述 | 第25页 |
1.4 红外摄像机研究动物行为的利弊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猕猴攻击行为的研究 | 第27-33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2 攻击行为的定义 | 第28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28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2.4.1 日攻击行为节律 | 第29页 |
2.4.2 攻击行为季节差异 | 第29页 |
2.4.3 不同参与个体数的攻击行为持续时间差异 | 第29-30页 |
2.4.4 不同攻击行为类型的攻击行为持续时间差异 | 第30页 |
2.4.5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对攻击行为类型的选择倾向 | 第30-31页 |
2.5 讨论与总结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猕猴社会玩耍行为的研究 | 第33-39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33页 |
3.2 社会玩耍行为的定义 | 第33-34页 |
3.3 数据处理 | 第34页 |
3.4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4.1 日社会玩耍行为节律 | 第35页 |
3.4.2 不同参与个体数的社会玩耍行为持续时间差异 | 第35页 |
3.4.3 不同玩耍行为类型的社会玩耍行为持续时间差异 | 第35-36页 |
3.4.4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对社会玩耍行为类型的选择倾向 | 第36页 |
3.5 讨论与总结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总结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| 第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所获奖项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