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论个人信息损害的法定赔偿制度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导论第9-15页
    (一) 问题的提出:个人信息损害能否适用法定赔偿制度第9-11页
    (二) 问题的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三) 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(四) 分析的思路第13-15页
二、个人信息侵害是否存在损害第15-18页
    (一) 民法领域损害的确认路径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 个人信息损害的表象第16-18页
三、个人信息权的民法保护基础及路径选择第18-26页
    (一) 侵害个人信息权行为的基础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(二) 个人信息权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第19-21页
    (三) 侵害个人信息权的损害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(四) 侵害个人信息权的民事救济:实际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第22-26页
四、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路径选择第26-30页
    (一) 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立法与司法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法条的解释困境第27-28页
    (三) 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刑法的特殊属性第28-30页
五、个人信息领域的公共执法困境及其机理第30-35页
    (一) 个人信息保护执法的困境第30-32页
    (二) 现代社会纠纷解决机制:公共秩序与私人实施第32-35页
六、国内部门法的比较借鉴第35-38页
    (一) 法定赔偿制度目前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第35-36页
    (二) 个人信息损害适用法定赔偿制度的考量第36-38页
七、美国的隐私权损害赔偿制度第38-44页
    (一) 隐私权内涵的理论发展第38-39页
    (二) 信息隐私的宪法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(三) 美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制困境第40-41页
    (四) 隐私保护法案的私人实施-法定赔偿第41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代孕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融资租赁合同的当事人解除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