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--基于重庆市抽样调查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1 绪论第7-19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7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及研究空白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棚户区改造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居民满意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空白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5 论文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1.6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7 论文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创新之处第17-19页
2 相关理论介绍第19-27页
    2.1 棚户区改造相关理论基础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保障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级差地租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经济学领域的满意度理论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会学领域的满意度理论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3 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7-43页
    3.1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第27页
    3.2 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构建居民满意度模型的理论框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居民满意度模型的构建第29-31页
    3.3 建立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及程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依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2-36页
    3.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层次分析法具体流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8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4 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调查及评价分析第43-59页
    4.1 棚户区改造居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满意度样本情况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第44-47页
    4.2 指标可靠度检验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问卷信度检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问卷效度检验第47-50页
    4.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满意度指数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流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棚户区改造居民满意度指数的计算第50-56页
    4.4 满意度计算结果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5 提升棚户区改造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建议第59-63页
    5.1 调查结论第59页
    5.2 提升棚户区改造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建议第59-63页
6 总结及展望第63-67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附录第73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设计研究
下一篇:空间钢构架约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其轴压短柱的有限元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