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涉外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论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现状与重构

摘要第2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导言第12-18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7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7-18页
第一章 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第18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外资准入制度的问题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逐案审批制”效率低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正面清单”模式缺乏透明度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第21-22页
第二章“准入前国民待遇”模式研究第22-27页
    第一节“准入前国民待遇”的内涵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条款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准入前国民待遇”和“准入后国民待遇”第23页
    第二节 在我国推行“准入前国民待遇”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准入后国民待遇”与“逐案审批制”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准入前国民待遇”与“普遍备案、有限核准制”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“审批制”到“备案制”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第25-27页
第三章 负面清单模式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第一节“负面清单”模式法理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负面清单”模式体现“法无禁止即自由”的法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正面清单”模式体现“法无授权即禁止”的法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负面清单”模式与“正面清单”模式之比较第30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推行“负面清单”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接轨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“负面清单”的制定要点之思考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负面清单”的制定依据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负面清单”的内容及构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负面清单”的编排要素第36-38页
第四章 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第38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构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资恶意收购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与“负面清单”配合构建国家安全防护墙的需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保护我国国内资本顺利“走出去”的切实需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我国现有法律对国家安全审查缺乏具有操作意义的规定第40-43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安全审查的对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外国人、外资的界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控制的界定第44-45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家安全审查的范围第45-46页
    第四节 国家安全审査的程序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家安全审查程序中的柔性安排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家安全审查程序中的监督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家安全审查程序与准入许可程序、反垄断审查程序的衔接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后记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
下一篇:刑事规制非法集资若干问题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