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一、选题目的 | 第8-9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一、新媒体 | 第15页 |
二、舆情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理论依据 | 第16-21页 |
一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6-17页 |
二、社会公平理论 | 第17-18页 |
三、议程设置理论 | 第18-19页 |
四、蝴蝶效应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政府应对舆情的现状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传统模式下政府应对舆情 | 第21-22页 |
一、应对方式简单粗暴 | 第21页 |
二、效果明显暗藏隐患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舆情 | 第22-28页 |
一、新媒体对舆情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二、新媒体在政府应对舆情中的作用 | 第24-28页 |
第四章 政府运用新媒体应对舆情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认识误区 | 第28-31页 |
一、缺乏认识,反应迟缓 | 第28-29页 |
二、一味否认,借机澄清 | 第29-30页 |
三、寻找借口,淡化危害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管理方面 | 第31-33页 |
一、法律规范欠缺 | 第31页 |
二、政府管理制度欠缺 | 第31-32页 |
三、人员能力欠缺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一、思想观念未转变,不重视新媒体 | 第33-34页 |
二、缺乏舆情应对制度 | 第34页 |
三、政府官员舆情应对素质受限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政府运用新媒体更好应对舆情的对策 | 第36-48页 |
第一节 完善舆情立法,构建完备的舆情管理法律体系 | 第36页 |
一、完善舆情立法 | 第36页 |
二、国外在舆情立法方面可借鉴的经验 | 第36页 |
第二节 机制建设 | 第36-42页 |
一、工作机制建设 | 第36-40页 |
二、保障机制建设 | 第40-41页 |
三、预警机制建设 | 第41页 |
四、问责机制建设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提高运用和管理新媒体的能力 | 第42-48页 |
一、树立正确的新媒体意识 | 第42-43页 |
二、加强舆论引导 | 第43-46页 |
三、新旧媒体的双赢合作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