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金属薄板的成形性 | 第10-15页 |
1.2.1 金属薄板的冲压成形 | 第10-13页 |
1.2.2 金属薄板冲压工件常见缺陷 | 第13-15页 |
1.3 成形极限曲线 | 第15-20页 |
1.3.1 成形极限曲线简介 | 第15-17页 |
1.3.2 成形极限曲线的试验测定法 | 第17-19页 |
1.3.3 成形极限曲线的理论计算 | 第19-20页 |
1.4 板料成形极限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5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本构模型 | 第22-31页 |
2.1 弹塑性材料本构模型 | 第22-25页 |
2.2 引入Lemaitre损伤理论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| 第25-28页 |
2.3 本构模型数值积分算法 | 第28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塑性拉伸失稳理论的数学描述 | 第31-37页 |
3.1 Hill一般性分叉失稳理论 | 第31-32页 |
3.2 Valanis极限点分叉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3 Swift最大拉力理论 | 第33-35页 |
3.4 Doghri及Billardon的硬化模量理论 | 第35-36页 |
3.5 Rice集中性失稳理论 | 第3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成形极限曲线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| 第37-60页 |
4.1 成形极限曲线的计算方法 | 第37-40页 |
4.1.1 成形极限曲线模拟计算流程 | 第37-38页 |
4.1.2 单元模型 | 第38-39页 |
4.1.3 材料模型 | 第39-40页 |
4.2 一般性分叉理论与最大拉力理论下的FLCs计算 | 第40-48页 |
4.2.1 无损伤刚塑性各项同性强化材料情况 | 第40-45页 |
4.2.2 复杂材料模型的单向拉伸情况 | 第45-48页 |
4.3 材料模型参数对FLCs的影响 | 第48-57页 |
4.3.1 各向同性硬化参数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3.2 损伤参数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4.3.3 切线模量Lt中对流项对FLCs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4.4 小变形条件下不同理论的FLD计算比较 | 第57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60-62页 |
5.1 总结 | 第60-61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