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红外静脉显影装置的标定技术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1页 |
1.2 相关研究 | 第11-17页 |
1.2.1 近红外静脉显影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2 投影仪-摄像机系统标定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 非共轴近红外静脉显影装置系统概述 | 第17-18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基于圆形标记图案的快速标定方法 | 第20-34页 |
2.1 单应变换概述 | 第20-22页 |
2.2 单应变换标定方法 | 第22-33页 |
2.2.1 设计特征图案 | 第23页 |
2.2.2 特征图像采集与处理 | 第23-26页 |
2.2.3 单应矩阵计算和图像变换 | 第26-28页 |
2.2.4 结果和评价 | 第28-3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基于结构光编码的标定方法 | 第34-47页 |
3.1 结构光编码方法概述 | 第34-35页 |
3.2 结构光编码标定流程和关键技术 | 第35-46页 |
3.2.1 格雷码编码解码技术 | 第35-38页 |
3.2.2 建立下采样映射函数 | 第38-41页 |
3.2.3 建立非线性映射函数 | 第41-44页 |
3.2.4 结果和评价 | 第44-4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近红外静脉显影系统标定和功能验证实验 | 第47-61页 |
4.1 实验系统概述 | 第47-52页 |
4.1.1 硬件系统 | 第47-49页 |
4.1.2 软件系统 | 第49-52页 |
4.2 功能实验 | 第52-54页 |
4.3 实际静脉显影实验 | 第54-60页 |
4.3.1 近红外静脉图像采集 | 第54-55页 |
4.3.2 静脉图像处理 | 第55-59页 |
4.3.3 静脉显影实验 | 第59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1-63页 |
总结 | 第61页 |
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