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实践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问题提出 | 第13-14页 |
1.2.1 现实问题 | 第13页 |
1.2.2 科学问题 | 第13页 |
1.2.3 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.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3 研究框架 | 第18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9-38页 |
2.1 投标人中标概率最大化策略的研究综述 | 第19-27页 |
2.1.1 投标报价决策模型的回顾 | 第19-24页 |
2.1.2 投标标底权重及下浮率预测研究 | 第24-27页 |
2.1.3 总结与评述 | 第27页 |
2.2 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研究综述 | 第27-36页 |
2.2.1 不平衡报价的基本概念 | 第27-31页 |
2.2.2 不平衡报价的现实成因 | 第31-34页 |
2.2.3 不平衡报价的实现路径 | 第34-35页 |
2.2.4 SEDA模型的引入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2.5 总结与评述 | 第3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38-53页 |
3.1 研究的拓展空间 | 第38-39页 |
3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39-43页 |
3.2.1 不完备合同理论 | 第39-41页 |
3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41-43页 |
3.3 研究目标及范围 | 第43-44页 |
3.3.1 研究目标 | 第43-44页 |
3.3.2 研究范围 | 第44页 |
3.4 研究的整体框架 | 第44-53页 |
3.4.1 投标人中标概率最大化策略的研究设计 | 第45-49页 |
3.4.2 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策略的研究设计 | 第49-53页 |
第四章 投标人中标概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53-72页 |
4.1 投标人中标概率影响因素的识别 | 第53-55页 |
4.1.1 投标人中标概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| 第53-54页 |
4.1.2 投标人中标概率影响要素的识别程序 | 第54-55页 |
4.2 投标人中标概率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| 第55-64页 |
4.2.1 关键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2.2 关键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| 第57-63页 |
4.2.3 关键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 关键影响因素与中标概率的回归分析 | 第64-70页 |
4.3.1 模型构建 | 第64-66页 |
4.3.2 假设检验 | 第66-69页 |
4.3.3 结果讨论 | 第69-7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投标人中标概率最大化策略研究 | 第72-95页 |
5.1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业主标底权重及下浮率预测研究 | 第72-83页 |
5.1.1 模型构建 | 第72-75页 |
5.1.2 模型求解 | 第75-83页 |
5.2 博弈视角下潜在投标人平均报价研究 | 第83-89页 |
5.2.1 构建模型 | 第83-86页 |
5.2.2 模型求解 | 第86-89页 |
5.3 案例分析 | 第89-94页 |
5.3.1 案例背景 | 第89-94页 |
5.3.2 结果验证 | 第9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六章 中标概率最大化下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策略研究 | 第95-119页 |
6.1 基于不完备合同投标人不平衡报价机会点识别研究 | 第95-106页 |
6.1.1 基于清单特征描述不完备的变更机会点识别 | 第95-99页 |
6.1.2 基于地质勘查资料不完备的变更机会点识别 | 第99-106页 |
6.2 投标人不平衡报价方案设计研究 | 第106-115页 |
6.2.1 模型回顾 | 第106-111页 |
6.2.2 模型构建 | 第111-115页 |
6.3 案例分析 | 第115-118页 |
6.3.1 案例背景 | 第115页 |
6.3.2 结果验证 | 第115-11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9-123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119-121页 |
7.2 研究创新 | 第121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121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