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--电动汽车论文

基于双层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综合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本文常用符号定义说明第13-14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电动汽车驱动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结构类型第15-17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4 存在的问题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方面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控制架构方面第23-25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-28页
第2章 双层架构及其仿真系统建立第28-4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2.2 双层架构的提出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双层架构特点第29-31页
    2.4 双层架构仿真系统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2.5 车辆模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车辆坐标系及状态变量的定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33-36页
    2.6 动力系统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电机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传动系统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2.7 轮胎和车轮模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轮胎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车轮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2.8 驾驶员模型第40-42页
    2.9 车辆模型仿真验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9.1 驾驶员模型验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9.2 加速制动工况仿真验证第43-45页
    2.10 小结第45-46页
第3章 上层动力学控制算法研究第46-7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6-47页
    3.2 车辆运动状态空间模型及参考模型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车辆运动状态空间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跟踪控制参考模型及适用工况范围第48-50页
    3.3 上层动力学控制算法第5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滑模控制算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上层动力学控制算法设计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四轮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上层控制算法仿真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前轮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滑模控制算法仿真第59-62页
    3.4 车辆参数估计算法第62-64页
    3.5 车辆质量和转动惯量估计算法研究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动力学模型的简化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未改进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改进自适应控制器算法设计第66-68页
    3.6 车辆质量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算法仿真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原地起步加速工况仿真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双移线试验工况仿真第69-71页
    3.7 小结第71-72页
第4章 下层能量优化控制算法研究第72-9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2-73页
    4.2 控制分配算法的应用第73页
    4.3 直驶工况下能量消耗特性分析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分配问题描述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模式下能量控制分配优化目标函数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双模式下能量控制分配优化目标函数第78-79页
    4.4 直驶工况下能量控制策略优化算法第79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单模式下能量优化算法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双模式下能量优化算法第82-85页
    4.5 平面运动工况下能量控制策略优化算法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平面运动工况能量控制分配优化目标函数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自适应控制更新律设计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平面运动工况能量控制系统稳定性证明第91-92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92-94页
第5章 综合控制策略仿真研究第94-12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4-96页
    5.2 直驶工况下的电机效率函数第96-99页
    5.3 直驶工况下基于 KKT 最优化条件算法仿真第9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对比算法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单模式下能量效率优化控制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双模式下能量效率优化控制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单模式下工况仿真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双模式下工况仿真第108-110页
    5.4 侧向运动工况下电机效率函数第110-111页
    5.5 平面运动工况下自适应更新律算法仿真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对比算法第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工况 1 仿真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工况 2 仿真第114-116页
    5.6 前后轴电机效率一致下控制策略仿真研究第116-120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120-122页
第6章 硬件在环及实车实验验证第122-131页
    6.1 硬件在环仿真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搭建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仿真结果第124-125页
    6.2 上层控制算法实车实验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验原理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结果第128-130页
    6.3 小结第130-131页
结论第131页
全文总结第131-133页
    (1)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整车仿真系统模型搭建第131页
    (2) 基于滑模控制算法的上层动力学跟踪控制策略第131-132页
    (3) 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算法的车辆质量及转动惯量估计第132页
    (4) 基于 KKT 最优化条件的下层能量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第132页
    (5) 基于自适应更新律的下层能量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第132-133页
    (6) 车辆质量及转动惯量估计算法的硬件在环仿真第133页
    (7) 上层动力学控制策略的实车验证第133页
本文创新点第133页
未来工作展望第133-135页
参考文献第135-145页
附录第145-15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51-153页
致谢第153页

论文共1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规划技术标准适度化研究
下一篇:太阳能/氢能混合动力小型无人机总体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