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5-7页 |
| 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目录 | 第12-14页 |
| 图索引 | 第14-16页 |
| 表索引 | 第16-17页 |
| 缩略语表 | 第17-19页 |
| 1 绪论 | 第19-3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1.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| 第20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9页 |
| 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| 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30-33页 |
| 2 城市环境中高分辨率D-INSAR和PSI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 | 第33-61页 |
| 2.1 引言 | 第33页 |
| 2.2 D-InSAR干涉测量原理 | 第33-38页 |
| 2.3 城市环境中高分辨率D-InSAR误差分析及减弱措施 | 第38-47页 |
| 2.4 PSI干涉测量原理 | 第47-57页 |
| 2.5 城市环境中高分辨率PSI技术的应用局限性 | 第57-58页 |
| 2.6 小结 | 第58-61页 |
| 3 长短基线迭代组合的PSI解算方法 | 第61-75页 |
| 3.1 引言 | 第61页 |
| 3.2 高程信息估计 | 第61-64页 |
| 3.3 形变速率和形变序列估计 | 第64-65页 |
| 3.4 实验分析 | 第65-74页 |
| 3.5 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4 建筑物和背景地物分离的PSI解算方法 | 第75-87页 |
| 4.1 引言 | 第75-76页 |
| 4.2 建筑物上PS点分离和网络构建 | 第76-84页 |
| 4.3 两种方法的对比与适用性分析 | 第84页 |
| 4.4 小结 | 第84-87页 |
| 5 城市环境中PS点地理编码和三维可视化技术 | 第87-101页 |
| 5.1 引言 | 第87-88页 |
| 5.2 PS点的地理编码 | 第88-95页 |
| 5.3 PS点的三维可视化 | 第95-98页 |
| 5.4 小结 | 第98-101页 |
| 6 上海重大工程区高分辨率PSI地表形变应用实例 | 第101-121页 |
| 6.1 引言 | 第101页 |
| 6.2 研究区与数据 | 第101-104页 |
| 6.3 上海中心城区地表形变探测 | 第104-115页 |
| 6.4 地铁沿线高层建筑形变精细监测 | 第115-118页 |
| 6.5 小结 | 第118-121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121-127页 |
| 7.1 总结 | 第121-123页 |
| 7.2 创新 | 第123-124页 |
| 7.3 展望 | 第124-12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7-13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35-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