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30页 |
| 1.1 植物防御昆虫概述 | 第10-23页 |
| 1.1.1 几个相关术语 | 第10-11页 |
| 1.1.2 信号识别 | 第11-16页 |
| 1.1.3 信号传导 | 第16-18页 |
| 1.1.4 防御反应 | 第18-23页 |
| 1.2 植物与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互作 | 第23-28页 |
| 1.2.1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防御 | 第23-24页 |
| 1.2.2 刺吸式口器昆虫对植物的适应 | 第24-25页 |
| 1.2.3 刺探电位研究技术 | 第25-28页 |
| 1.3 化学诱导植物防御研究 | 第28-29页 |
| 1.3.1 化学诱导植物抗病 | 第28页 |
| 1.3.2 化学诱导植物抗虫 | 第28-29页 |
| 1.4 本文研究目的、意义与内容 | 第29-30页 |
|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生性和耐害性研究 | 第30-41页 |
| 2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| 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3页 |
| 2.3 实验结果 | 第33-38页 |
| 2.4 讨论 | 第38-41页 |
| 第三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诱导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研究 | 第41-50页 |
| 3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| 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4页 |
| 3.3 实验结果 | 第44-48页 |
| 3.4 讨论 | 第48-50页 |
| 第四章 Beta-氨基丁酸诱导小麦抗蚜的效果和机制 | 第50-64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| 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4页 |
| 4.3 实验结果 | 第54-61页 |
| 4.4 讨论 | 第61-64页 |
| 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64-66页 |
| 5.1 主要结论 | 第64页 |
| 5.2 创新点 | 第64页 |
| 5.3 研究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81页 |
| 附录 | 第81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