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概述 | 第8-16页 |
1.1.1 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原理 | 第8-9页 |
1.1.2 氮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 | 第9-11页 |
1.1.3 氮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1.4 应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 | 第16页 |
1.2 氮稳定同位素在环境中的演变方式及分馏原理 | 第16-22页 |
1.2.1 固氮作用 | 第18-19页 |
1.2.2 反硝化作用 | 第19页 |
1.2.3 硝化作用 | 第19-20页 |
1.2.4 矿化作用 | 第20页 |
1.2.5 厌氧氨氧化作用 | 第20页 |
1.2.6 同化吸收 | 第20-21页 |
1.2.7 吸附、解吸作用 | 第21页 |
1.2.8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氮循环体系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3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1.4 课题来源 | 第23-24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 | 第24-26页 |
2.1.1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 | 第24页 |
2.1.2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 | 第24-25页 |
2.1.3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 | 第25-26页 |
2.1.4 小型SBR反应器 | 第26页 |
2.2 样品的分析测定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西安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 | 第29-39页 |
3.1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研究 | 第29-32页 |
3.1.1 COD去除效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2 TN、NH3-N、NO3-N去除效果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1.3 第三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分析 | 第32页 |
3.2 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研究 | 第32-35页 |
3.2.1 COD去除效果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2 TN、NH3-N、NO3-N去除效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3 第四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研究 | 第35-38页 |
3.3.1 COD去除效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2 TN、NH3-N、NO3-N去除效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3 第五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脱氮特性分析 | 第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.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| 第39-45页 |
4.1 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提出 | 第39-41页 |
4.2 建立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参数确定 | 第41-43页 |
4.3 建立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方法讨论 | 第43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.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| 第45-50页 |
5.1 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验证 | 第45-46页 |
5.2 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评价模型的应用 | 第46-4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6.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附录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