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9页 |
1.1.1 品种与市场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1.2 良种繁育与加工技术背景 | 第16-18页 |
1.1.3 推广模式背景 | 第18-1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9-25页 |
1.2.1 品种与市场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2.2 良种繁育和加工技术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2.3 良种推广模式现状 | 第22-25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黄瓜新品种对高温多湿耐受性筛选试验 | 第27-39页 |
2.1 材料 | 第27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3 结果分析 | 第28-38页 |
2.3.1 不同黄瓜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| 第28-30页 |
2.3.2 不同黄瓜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| 第30-33页 |
2.3.3 黄瓜试验产量比较 | 第33-36页 |
2.3.4 黄瓜试验抗病性比较 | 第36-38页 |
2.4 分析与讨论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良种繁育技术和加工技术分析 | 第39-52页 |
3.1 良种繁育技术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1.1 影响黄瓜制种产量的因素 | 第39-42页 |
3.1.2 影响黄瓜种子生产质量的因素 | 第42-43页 |
3.2 黄瓜种子生产实践 | 第43-44页 |
3.3 黄瓜种子加工技术 | 第44-49页 |
3.3.1 种子加工设备和一般工艺流程 | 第45-47页 |
3.3.2 黄瓜种子的杀菌处理技术 | 第47-48页 |
3.3.3 黄瓜种子贮藏技术 | 第48页 |
3.3.4 包装 | 第48-49页 |
3.4 讨论和建议 | 第49-52页 |
3.4.1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繁育黄瓜为主的繁育基地 | 第49-50页 |
3.4.2 建立一条高质量的种子精选、烘干、加工、包装生产线 | 第50页 |
3.4.3 加强种子管理程序,实行田间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, 保证种子质量符合标准 | 第50页 |
3.4.4 加强蔬菜种子生产的整体科技投入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黄瓜新品种的推广模式初探 | 第52-65页 |
4.1 推广实践 | 第52-58页 |
4.1.1 山东产地推广实践 | 第53-54页 |
4.1.2 宁夏产地推广实践 | 第54页 |
4.1.3 甘肃产地推广实践 | 第54-55页 |
4.1.4 推广建议 | 第55-58页 |
4.2 不同的销售模式和对策 | 第58-62页 |
4.2.1 荷兰型黄瓜目前的主要营销模式 | 第58页 |
4.2.2 加强销售力量的建议 | 第58-62页 |
4.3 推广品种的进一步建议 | 第62-65页 |
4.3.1 保护知识产权 | 第62页 |
4.3.2 加大科技投入 | 第62页 |
4.3.3 制定适宜的价格政策 | 第62-63页 |
4.3.4 适当提高组织化程度 | 第63页 |
4.3.5 为科企合作提供交流平台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