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价值 | 第12-13页 |
1.2 时间同步设备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特色 | 第14页 |
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简单介绍时间同步 | 第15-19页 |
2.1 如何表示时间 | 第15页 |
2.2 时间基准 | 第15-16页 |
2.2.1 天文时 | 第15页 |
2.2.2 原子时 | 第15-16页 |
2.2.3 世界协调时 | 第16页 |
2.2.4 时间源 | 第16页 |
2.3 时间同步 | 第16-18页 |
2.3.1 编码对时 | 第16页 |
2.3.2 硬对时(无源脉冲空节点) | 第16-17页 |
2.3.3 软对时(串.报文) | 第17页 |
2.3.4 网络对时 | 第17页 |
2.3.5 PTP对时 | 第17-1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时间同步设备主控系统硬件设计 | 第19-50页 |
3.1 时间同步设备需求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2 时间同步设备主控系统设计思路 | 第20页 |
3.3 时间同步设备主控系统设计原理 | 第20-21页 |
3.4 系统的总体模块设计 | 第21-24页 |
3.4.1 电源模块 | 第21-22页 |
3.4.2 地面链路时钟输入模块 | 第22页 |
3.4.3 卫星接收模块 | 第22页 |
3.4.4 时钟处理模块 | 第22-23页 |
3.4.5 输出模块 | 第23页 |
3.4.6 逻辑模块 | 第23-24页 |
3.4.7 主控单元模块 | 第24页 |
3.5 设计难点 | 第24-25页 |
3.5.1 IEEE 1588标准协议的使用以及对于精度的控制 | 第24-25页 |
3.5.2 利用E1传递时间编码 | 第25页 |
3.6 主控系统功能框 | 第25-29页 |
3.6.1 MCP功能框图 | 第25-26页 |
3.6.2 接.信号定义 | 第26-27页 |
3.6.3 背板接.管脚分配 | 第27-29页 |
3.7 MCP模块阐述 | 第29-33页 |
3.7.1 电源模块 | 第29-30页 |
3.7.2 钟控电路 | 第30-31页 |
3.7.3 输入输出接 | 第31页 |
3.7.4 逻辑(LOGIC)模块(包含FPGA部分) | 第31-33页 |
3.8 FPGA设计 | 第33-49页 |
3.8.1 编译环境 | 第33-34页 |
3.8.2 资源使用情况 | 第34页 |
3.8.3 内部功能模块电路 | 第34-49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MCP软件设计 | 第50-58页 |
4.1 MCP软件需求概述 | 第50页 |
4.2 MCP软件设计思路 | 第50-51页 |
4.3 软件系统组成和软件接 | 第51-53页 |
4.3.1 系统软件系统组成 | 第51-52页 |
4.3.2 系统软件接.示意 | 第52-53页 |
4.4 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3-55页 |
4.4.1 SNMP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3页 |
4.4.2 CLI调试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3页 |
4.4.3 公共静态库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4.4 UCLINUX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4.5 可读写文件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5页 |
4.4.6 U-BOOT及驱动子系统软件设计 | 第55页 |
4.5 系统软件接.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MCP的软件设计实现 | 第58-82页 |
5.1 实现UCLINUX | 第58-61页 |
5.1.1 编译环境和编译工具 | 第58页 |
5.1.2 启动UCLINUX | 第58-59页 |
5.1.3 系统源码的修改 | 第59-60页 |
5.1.4 新增加的设备驱动 | 第60-61页 |
5.2 实现U-BOOT | 第61-65页 |
5.2.1 U-BOOT主要结构与内容 | 第61页 |
5.2.2 关于U-BOOT主要功能 | 第61-62页 |
5.2.3 实现U-BOOT过程 | 第62-63页 |
5.2.4 新增加的U-BOOT驱动 | 第63-65页 |
5.3 MCP的软件设计实现 | 第65-81页 |
5.3.1 软件模块的功能定义 | 第65页 |
5.3.2 软件模块的功能说明 | 第65-66页 |
5.3.3 驱动模块分解图 | 第66页 |
5.3.4 函数及功能描述 | 第66-67页 |
5.3.5 软件数据结构 | 第67-69页 |
5.3.6 软件所用到的宏定义 | 第69-71页 |
5.3.7 函数设计 | 第71-8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时间同步系统主控系统设计验证 | 第82-91页 |
6.1 烧写MCP的FPGA和CPU程序 | 第82页 |
6.2 MCP的功能和性能验证 | 第82-90页 |
6.2.1 卫星跟踪功能验证 | 第82-85页 |
6.2.2 空节点/DCLS输出性能测试 | 第85-88页 |
6.2.3 PTP输出性能测试 | 第88-89页 |
6.2.4 守时性能测试 | 第89-90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91-92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91页 |
7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91页 |
7.3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