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SP的双目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生物识别技术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3 虹膜识别技术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4 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| 第12-13页 |
1.5 基于DSP的虹膜识别技术 | 第13-14页 |
1.5.1 DSP芯片结构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5.2 DSP芯片在虹膜识别中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6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虹膜识别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 虹膜识别的基本原理 | 第15-18页 |
2.1.1 虹膜采集 | 第15-16页 |
2.1.2 虹膜图像的质量评估 | 第16-17页 |
2.1.3 虹膜定位 | 第17页 |
2.1.4 虹膜图像归一化与增强 | 第17页 |
2.1.5 虹膜信息的编码 | 第17-18页 |
2.1.6 虹膜信息的注册和匹配 | 第18页 |
2.2 嵌入式虹膜识别系统整体框架 | 第18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嵌入式虹膜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1-42页 |
3.1 数字图像处理器DSP | 第21-22页 |
3.2 系统时钟设计 | 第22-23页 |
3.3 电源设计 | 第23-26页 |
3.3.1 系统供电电源 | 第23-24页 |
3.3.2 外设电源 | 第24-25页 |
3.3.3 内核供电电源 | 第25-26页 |
3.4 存储器设计 | 第26-30页 |
3.4.1 内部存储空间 | 第26-27页 |
3.4.2 外部存储器设计 | 第27-30页 |
3.4.2.1 EMIFA接.概述 | 第27页 |
3.4.2.2 SDRAM存储器 | 第27-29页 |
3.4.2.3 FLASH存储器 | 第29-30页 |
3.5 IIC模块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5.1 IIC总线概述 | 第31页 |
3.5.2 IIC总线的起始条件和停止条件 | 第31-32页 |
3.5.3 数据传输 | 第32页 |
3.5.4 系统IIC模块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6 虹膜采集器模块 | 第33-39页 |
3.6.1 图像传感器 | 第33-34页 |
3.6.2 DSP与传感器接 | 第34-35页 |
3.6.3 视频采集驱动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6.4 视频采集模块辅助装置 | 第37-39页 |
3.7 语音模块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8 JTAG和复位电路 | 第40-41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基于DM642的虹膜识别算法移植 | 第42-67页 |
4.1 开发工具CCS介绍 | 第42页 |
4.2 DSP/BIOS操作系统 | 第42-43页 |
4.3 系统使用的中断和任务模块设计 | 第43-55页 |
4.3.1 HWI硬件中断 | 第44-45页 |
4.3.2 TSK任务设计 | 第45-55页 |
4.3.2.1 任务执行状态和调度 | 第45-46页 |
4.3.2.2 虹膜采集任务 | 第46页 |
4.3.2.3 虹膜预处理任务 | 第46-54页 |
4.3.2.4 虹膜特征提取与编码任务 | 第54-55页 |
4.3.2.5 虹膜匹配任务 | 第55页 |
4.4 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优化 | 第55-61页 |
4.4.1 算法优化流程 | 第55-57页 |
4.4.2 开发工具编译选项优化 | 第57-58页 |
4.4.3 高速缓存存储器的应用 | 第58-59页 |
4.4.4 增强性直接存储器EDMA | 第59-60页 |
4.4.5 其他优化策略 | 第60-61页 |
4.5 系统二次加载启动 | 第61-62页 |
4.6 双目虹膜识别实验设计与结果 | 第62-66页 |
4.6.1 双目虹膜识别 | 第62页 |
4.6.2 实验设计方案 | 第62-63页 |
4.6.3 实验测试结果 | 第63-66页 |
4.6.3.1 实验参数说明与设置 | 第63-64页 |
4.6.3.2 实验结果 | 第64-6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8页 |
5.1 总结 | 第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1-72页 |
附录一:虹膜识别系统PCB图 | 第72-73页 |
附录二:虹膜识别系统裸机实物图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