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1.1 实践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相关概念解析 | 第15-17页 |
1.3.1 历史建筑 | 第15页 |
1.3.2 改扩建 | 第15-16页 |
1.3.3 博物馆 | 第16页 |
1.3.4 公共空间序列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对象和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 | 第18-20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2 论文框架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国内外发展实践 | 第20-31页 |
2.1 国内外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| 第20-25页 |
2.1.1 国外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| 第20-24页 |
2.1.2 国内历史建筑改扩建的发展实践 | 第24-25页 |
2.2 国内外改扩建的博物馆发展实践 | 第25-30页 |
2.2.1 国外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发展实践 | 第25-27页 |
2.2.2 国内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发展实践 | 第27-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相关设计理论 | 第31-38页 |
3.1 空间序列设计的相关理论 | 第31-35页 |
3.1.1 空间认知理论 | 第31-32页 |
3.1.2 拼贴空间理论 | 第32-34页 |
3.1.3 空间情节理论 | 第34-35页 |
3.2 改扩建的博物馆设计和建筑空间序列理论结合 | 第35-37页 |
3.2.1 新旧建筑空间从外到内的系统化表现 | 第35-36页 |
3.2.2 新旧建筑重组空间的动态特征 | 第36-37页 |
3.2.3 空间的叙事化的共同指向 | 第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 | 第38-52页 |
4.1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要点 | 第38-45页 |
4.1.1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城市空间整合 | 第38-40页 |
4.1.2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改造利用 | 第40-42页 |
4.1.3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节点关联 | 第42-44页 |
4.1.4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秩序结构整合 | 第44-45页 |
4.2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设计原则 | 第45-51页 |
4.2.1 历史建筑面向城市的公共性原则 | 第45-48页 |
4.2.2 回应历史建筑背景的叙事性原则 | 第48-50页 |
4.2.3 新旧建筑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原则 | 第50-5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具体设计 | 第52-90页 |
5.1 改扩建的博物馆外部公共空间的场地整合 | 第52-54页 |
5.1.1 联接城市的公共场地整理 | 第52-53页 |
5.1.2 场地历史元素的主题表达 | 第53-54页 |
5.2 改扩建的博物馆外部空间的新旧建筑组合关系 | 第54-61页 |
5.2.1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趋同关系 | 第55-57页 |
5.2.2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对比关系 | 第57-59页 |
5.2.3 改扩建的博物馆的新旧建筑组合的共生关系 | 第59-61页 |
5.3 改扩建博物馆的内外过渡空间设计 | 第61-65页 |
5.3.1 新旧建筑视觉对比形成标志性 | 第61-62页 |
5.3.2 异质交通元素介入形成引导性 | 第62-63页 |
5.3.3 突破原有封闭形体形成开放性 | 第63-65页 |
5.4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改造和重组 | 第65-74页 |
5.4.1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沿用改造 | 第65-67页 |
5.4.2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置换更新 | 第67-69页 |
5.4.3 改扩建的博物馆原有空间的填充转换 | 第69-71页 |
5.4.4 改扩建的博物馆新旧空间的综合重组 | 第71-74页 |
5.5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静态叙事 | 第74-78页 |
5.5.1 新旧建筑片段对比并置 | 第74-76页 |
5.5.2 空间场景道具的应用 | 第76-78页 |
5.6 改扩建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动态关联 | 第78-83页 |
5.6.1 原建筑空间的动态引导 | 第78-81页 |
5.6.2 新旧建筑空间的转换关联 | 第81-83页 |
5.7 改扩建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设计 | 第83-89页 |
5.7.1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的交通体系 | 第83-86页 |
5.7.2 呼应历史背景的完整空间情节 | 第86-87页 |
5.7.3 复合城市意象的空间序列体验 | 第87-89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六章 改扩建的博物馆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| 第90-99页 |
6.1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项目背景和场地现状 | 第90-91页 |
6.2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项目设计要点 | 第91-92页 |
6.2.1 城市公共空间整合 | 第91页 |
6.2.2 建筑历史文脉的再现 | 第91页 |
6.2.3 建筑主题的表达 | 第91-92页 |
6.3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过程方案分析 | 第92-93页 |
6.4 实施方案的公共空间序列设计 | 第93-97页 |
6.4.1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| 第93-94页 |
6.4.2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入口设计 | 第94-95页 |
6.4.3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叙事性表达 | 第95-96页 |
6.4.4 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公共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营造 | 第96-97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结语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
附录 | 第104-110页 |
附件一:本文图片索引 | 第104-105页 |
附件二:本文表格索引 | 第105-106页 |
附件三:本文所引用国内外改扩建的相关案例资料统计表 | 第106-110页 |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0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附件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