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圆弧齿轮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圆弧齿轮的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4-19页 |
·国外圆弧齿轮研究状况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圆弧齿轮研究状况 | 第16-19页 |
·本课题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准端面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分析 | 第21-52页 |
引言 | 第21-22页 |
·圆弧齿轮基准齿形 | 第22-28页 |
·基准齿形简介 | 第22-23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齿形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圆弧齿轮主要齿形参数的选择和影响中心距敏度的参数 | 第25-28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基本齿条齿面方程 | 第28-29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齿面方程 | 第29-31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端面齿廓 | 第31-33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 | 第33-37页 |
·中心距误差对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敏度 | 第37-42页 |
·几何模型与符号说明[24] | 第37-38页 |
·存在中心距误差时齿廓啮合位置的变化 | 第38-39页 |
·中心距误差与传动比以及压力角的关系 | 第39页 |
·中心距误差ΔL 与压力角的变化值Δα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·中心距误差敏度的表征系数 | 第42-43页 |
·齿面相对曲率与接触应力的理论分析 | 第43-51页 |
·曲面的曲率 | 第43-45页 |
·共轭齿面的相对曲率 | 第45-46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面相对主曲率公式的推导 | 第46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三章 存在中心距误差时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建模 | 第52-63页 |
引言 | 第52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三维构建 | 第52-58页 |
·齿轮齿廓的精确创建 | 第53-56页 |
·齿轮轮体的造型 | 第56页 |
·齿轮齿面的形成 | 第56页 |
·完成齿轮创建以及添加孔特征 | 第56-58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啮合迹线的创建 | 第58-59页 |
·其他双圆弧齿轮的创建 | 第59-60页 |
·编写参数修改程序 | 第59-60页 |
·参数化模型的再生 | 第60页 |
·建立三齿模型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接触分析 | 第63-73页 |
引言 | 第63页 |
·ANSYS Workbench 软件简介 | 第63-64页 |
·准端面圆弧齿轮的模型处理 | 第64-66页 |
·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4页 |
·组件模型的装配和位置调整 | 第64-66页 |
·导入ANSYS Workbench | 第66页 |
·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| 第66-71页 |
·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66-67页 |
·约束与加载 | 第67-69页 |
·材料与接触设置 | 第69-70页 |
·建立静态分析求解目标 | 第70-71页 |
·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齿面接触应力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中心距误差对准端面双圆弧齿轮的敏度分析 | 第73-79页 |
引言 | 第73页 |
·接触应力对中心距误差的敏度分析 | 第73-76页 |
·存在中心距误差时双圆弧齿轮的接触应力 | 第73-75页 |
·接触应力随中心距误差的变化的理论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弯曲应力对中心距误差的敏度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弯曲应力分析 | 第77页 |
·对中心距敏度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对中心距误差的初步认识与中心距误差敏度表征 | 第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结论和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79-80页 |
·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