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冬种质资源评价与道地金银花化学指纹图谱建立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9页 |
·金银花的本草学考证 | 第11-12页 |
·金银花解剖结构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金银花叶的解剖结构研究 | 第12页 |
·金银花花的解剖结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3-18页 |
·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种类 | 第13-14页 |
·金银花的提取工艺 | 第14-16页 |
·金银花的化学指纹图谱 | 第16-18页 |
·金银花的药理药性研究 | 第18-22页 |
·抗炎解热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抑菌抗病毒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保肝利胆作用 | 第20页 |
·抗氧化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免疫作用 | 第21页 |
·止血及降血脂作用 | 第21-22页 |
·抗生育作用 | 第22页 |
·金银花的综合利用研究 | 第22页 |
·金银花的资源调查概况 | 第22-27页 |
·金银花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| 第22-23页 |
·豫金银花的资源调查 | 第23页 |
·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别 | 第23-27页 |
·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27-29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9-37页 |
·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资源圃材料 | 第29页 |
·道地金银花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其它材料 | 第3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7页 |
·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扫描电镜观察法 | 第31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31-34页 |
·道地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| 第34-37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37-53页 |
·金银花叶的形态学特征比较结果 | 第37-40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的形态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的茸毛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的气孔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金银花花蕾的形态学特征比较结果 | 第40-44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花蕾的形态比较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花粉粒表面特征比较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花粉粒表面刺突密度比较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种质金银花花粉粒大小比较 | 第44页 |
·金银花花蕾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| 第44-48页 |
·豫金银花不同部位指标成分的比较 | 第48-49页 |
·豫金银花化学道地指纹图谱 | 第49-53页 |
·HPLC 指纹图谱的建立 | 第49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7页 |
·金银花叶的分类学意义 | 第53页 |
·金银花花粉的分类学意义 | 第53-54页 |
·金银花花蕾的质量性状 | 第54页 |
·金银花的指标成分 | 第54-55页 |
·豫金银花化学道地指纹图谱的意义 | 第55-57页 |
5 结论 | 第57-59页 |
图版 | 第59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