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技术改造、农业技术经济论文

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贯彻落实党对“三农”问题的指导方针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需要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、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-22页
    2.1 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产品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高新技术带动农业现代化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第20-22页
第三章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第22-28页
    3.1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的数量及分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带动辐射区精品生产、加工方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示范功能方面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研究实验功能方面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带动功能方面第26-28页
第四章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-42页
    4.1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农业科技园区资金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重复或单一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技术推广脱离实际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忽视推广体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北京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区农户科技素质普遍不高第32页
    4.2 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定位模糊,过分依赖政府支持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于密集或分散导致功能重复或单一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农业科技园区过分轻视软件导致推广技术脱离实际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不合理造成推广体系被忽视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北京农村实用人才少、文化偏低且积极性不高第39-42页
第五章 完善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第42-50页
    5.1 扩大融资渠道,增加对园区的投入资金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投资结构,增加融资渠道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善投入机制,发展合作推广第43-44页
    5.2 北京市政府加强管理和支持力度,统一规划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制定政策保障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扶持园区龙头企业第45页
    5.3 完善北京农业科技园区人才、技术引进和市场分析机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并完善园区人员聘用机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技术引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按照市场需求合理选择项目进行推广第47页
    5.4 完善北京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运行体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加强园区宏观管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完善运行机制,创新管理体制第48页
    5.5 加强北京市农业科技园区对接机制建设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完善技术培训体系第49-5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作者简历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常德市鼎城区农村“饮水安全工程”运行绩效研究
下一篇: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