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人口学论文--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--中国人口论文

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--以上海市闵行区的调查为例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31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缘起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理论视角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既有研究评述第20-23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新生代流动人口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社会融入第24-26页
    1.5 研究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1.6 研究的意义第29-31页
第2章 城乡政策演变与流动人口发展状况第31-45页
    2.1 1978—1990城乡二元结构酝酿,流动人口逐具规模第31-33页
    2.2 1991—1999城市化步伐提速,流动人口规模剧增第33-34页
    2.3 2000—今城市内部分化,流动人口代际更替第34-37页
    2.4 上海新生代流动人口总体现状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主力军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年龄分布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输出地分布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婚育状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来沪时长第41页
    2.5 新生代流动人口群体特征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以制造和服务业为主,劳动强度大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关心社会问题,城市融入困难显现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继续打拼,少有人打算返乡第43-45页
第3章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条件第45-62页
    3.1 人力资本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教育与技能培训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健康第51-52页
    3.2 社会交往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薄的人际交往关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区参与与城市参与度低第55-60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60-62页
第4章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第一阶段第62-78页
    4.1 城市经济第6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住房及其他第68-73页
    4.2 第一阶段发展路径探析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力资本—经济互动路径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社会交往—经济互动路径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社会融入互动路径的不稳定性第74-77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77-78页
第5章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第二阶段第78-95页
    5.1 身份认同第78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身份识别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城乡生活的差别感受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自我评价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寻找归属感第85-87页
    5.2 文化融入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人情礼俗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休闲娱乐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生活习惯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婚育观念第92-93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93-95页
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95-103页
    6.1 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第95-96页
    6.2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阻碍与制约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社会融入困难的表现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社会融入困难的根本原因第98-99页
    6.3 流动人口政策与社会融入第99-100页
    6.4 融入还是融合?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主体性探讨第100-101页
    6.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06页
附录1 社会融入研究指标体系架构表第106-107页
附录2 访谈个案信息汇总表第107-108页
致谢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区工作方法在改进社区服务中的实践研究--以昆明市某“村改居”社区为例
下一篇: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--基于济南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流向的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