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我国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| 第17-27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22页 |
2.1.1 听证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1.2 行政决策听证的涵义 | 第18-20页 |
2.1.3 公众参与的概念 | 第20-22页 |
2.2 理论起源 | 第22-26页 |
2.2.1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理论起源 | 第22-25页 |
2.2.2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意义 | 第25-26页 |
2.3 行政决策听证的必要性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我国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情况及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 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及具体实践情况 | 第27-30页 |
3.2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意识逐渐形成 | 第30页 |
3.2.2 公众开始关注行政决策听证,参与热情提高 | 第30-31页 |
3.2.3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适用领域逐步扩大 | 第31页 |
3.2.4 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我国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| 第33-41页 |
4.1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4.1.1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缺乏立法保护 | 第33-34页 |
4.1.2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代表遴选与参与范围模糊 | 第34-36页 |
4.1.3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形式化严重 | 第36页 |
4.2 引发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问题的原因 | 第36-41页 |
4.2.1 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缺少程序性法律规范 | 第36-37页 |
4.2.2 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本身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4.2.3 公民意识不强 | 第38-39页 |
4.2.4 行政观念落后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国外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情况分析 | 第41-46页 |
5.1 国外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情况分析 | 第41-43页 |
5.1.1 美国:完善的公众参与行政听证立法 | 第41-42页 |
5.1.2 加拿大:从根源上保护公众参与 | 第42-43页 |
5.1.3 德国:非正式行政听证广泛应用 | 第43页 |
5.2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43-46页 |
5.2.1 扩大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听证的主体范围 | 第44页 |
5.2.2 适用范围和时间进行制度化的确认 | 第44页 |
5.2.3 政府的信息透明化程度较高 | 第44-45页 |
5.2.4 行政决策听证的程序设计详尽具体 | 第45页 |
5.2.5 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和救济制度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我国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完善 | 第46-54页 |
6.1 完善行政决策听证中公众参与的立法保护 | 第46-48页 |
6.1.1 确立公众参与在行政决策听证的主体地位及效力 | 第46-47页 |
6.1.2 拓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听证的适用领域 | 第47-48页 |
6.2 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| 第48-52页 |
6.2.1 建立完善的配套机制 | 第48-51页 |
6.2.2 制定科学合理的参与代表遴选制度 | 第51-52页 |
6.3 政府强化公众参与行政的意识及组织性 | 第52-53页 |
6.4 转变行政观念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