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氮有机多阳离子模板效应的探究及其导向的d10金属框架的合成,结构和性质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超分子聚合物 | 第10-11页 |
1.2 (类)聚轮烷超分子聚合物 | 第11页 |
1.3 模板效应 | 第11-14页 |
1.3.1 线性模板的应用 | 第12页 |
1.3.2 多阳离子的应用及多位点作用力 | 第12-13页 |
1.3.3 封端基的影响及选择 | 第13-14页 |
1.4 硫氰酸亚铜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14-18页 |
2 有机二阳离子导向的超分子聚合物 | 第18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19-24页 |
2.2.1 所用主要试剂及仪器规格 | 第19页 |
2.2.2 有机二阳离子的合成 | 第19-21页 |
2.2.3 化合物单晶的合成 | 第21-2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3页 |
2.3.1 化合物的结构描述 | 第24-30页 |
2.3.2 化合物1-8的热稳定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3.3 化合物1的UV-vis光谱图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3 多阳离子导向的超分子聚合物 | 第35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43页 |
3.2.1 所用试剂与测试仪器规格 | 第36-37页 |
3.2.2 有机多阳离子的合成 | 第37-39页 |
3.2.3 化合物单晶的合成 | 第39-43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9页 |
3.3.1 化合物9-17的结构描述 | 第43-56页 |
3.3.2 化合物9-17的热稳定性分析 | 第56-59页 |
3.4 小结 | 第59-6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0页 |
附录A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参数 | 第70-76页 |
附录B 化合物的主要键长键角参数 | 第76-86页 |
附录C 化合物的PXRD谱图 | 第86-94页 |
附录D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| 第94-103页 |
附录E 化合物的固体紫外-可见光谱图 | 第103-10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6-107页 |
研究成果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